第29章 定親舊物 ◇(第2/3頁)

“我想起來了,阿鷺好像不是他們少主,要不你再問問?”褚昉作不確定的沉思狀。

賀震疑惑地“啊”了聲,立即去問:“康大哥,你們少主是陸家二姑娘嗎?”

“不是啊。”康延植這才意識到他弄錯了。

“那你們少主是誰?”

康延植待要回答,見褚昉目不轉睛盯著他,似很感興趣的樣子,想到陸鳶畢竟是褚家婦,她故意瞞下這事,應是有所考慮,遂只是笑笑,未正面回答賀震的問題,只是說:“阿鷺喜歡前面那家的絹花,以前總托我給她買。”

賀震也不深究,拔腿就要去買絹花。

褚昉說道:“你們去吧,我四處看看,晚上驛棧碰面。”

賀震應好,帶著康延植往前走去。

褚昉折回老工匠處,將所有骨匕摸了一遍,竟挑不出最合心意的。

這些骨匕匕身皆鏤有或簡或繁、或明或暗的圖案,有些是花,有些是獸,有些辨不出形象,卻如秘境引人入勝。

確如康延植所說,殊為別致。

“近三年新鏤的骨匕我都要,裝起來吧。”褚昉說道。

那老工匠濃密的絡腮胡顫了顫,笑出聲:“貴客可知我這骨匕價值幾何?”

褚昉看向老工匠,“多貴我都要。”

老工匠打量褚昉一眼,並沒立即將骨匕裝匣,而是一番計算後,說:“一共三百五十六兩銀子,貴客想好了嗎?”

褚昉目光不受控制地閃爍了下。

三百五十六兩銀子,比他一年的俸銀還多出幾許。這倒還是其次,關鍵他出征在外,沒有隨身帶這麽多銀子。

褚昉留下十兩銀子,“這是定金,先裝起來,我一會兒來拿。”

離了老工匠的攤子,褚昉直奔賣絹花的地方,幸而賀震與康延植並沒離去,仍在那裏挑挑揀揀。

“將軍,你逛完了?”賀震見褚昉跟來,隨口問了句。

“嗯,逛差不多了。”褚昉淡然說了句,看向賀震挑好的絹花,明知他也沒有隨身帶很多錢的習慣,卻仍是問:“買這麽多,你帶的錢夠麽?”

賀震說:“自然不夠,康大哥說先借我點。”

褚昉狀似隨意地“嗯”了聲,看向康延植。

康延植遂客套地說了句:“將軍可是也未帶錢?若有急需,康某可先行墊付。”

褚昉沒再推拒,順水推舟說道:“也可,先借我五百兩銀子,我與你打借條。”

“五百兩銀子!?”賀震驚訝地扭頭去看褚昉,“將軍,你要買什麽?讓康大哥幫你看看,可別被人騙了啊!”

康延植也道:“若需康某幫忙,將軍只管開口。”

褚昉道:“還未看好,只是家中人多,買的東西多罷了,倒也不貴。”

他如此說,康延植便沒再多言,痛快寫了一張五百兩的票據,在幾處關鍵位置蓋上康氏商隊的印章,交給褚昉:“將軍且拿去用。”

褚昉接了票據細看,這票據材質類似軟絹,摸著更結實一些,不易斷裂腐壞,不知具體是什麽做的。

看出褚昉疑慮,康延植說道:“將軍放心,這票據是康氏商隊的信譽,在疏勒城,可以抵銀子用。”

又解釋道:“此地胡漢雜處,有些西來商賈並不會攜帶大量金銀,以物易物蔚然成風,但又受諸多局限,五年前,少主命在此地設立銀莊,各色貨物均可到銀莊置換為通貨,交易大為便利。”

褚昉點點頭,心中閃過一念:五年前,她也才十四歲,卻已經開始決策商隊諸事,在這熙熙攘攘為利所趨的洪流中探尋商機。

“將軍在想什麽?”康延植見褚昉沉思,不禁問了句。

褚昉搖頭,淡聲說句“沒什麽”,頓了頓,又問:“你們少主去過很多地方?”

康延植點頭:“老爺子最喜歡少主,有意栽培她,去哪兒都要帶上。”

褚昉“嗯”了聲,沒再說話,待了片刻後,尋個借口辭別賀震兩人,去了老工匠處。

老工匠得了錢,才把骨匕裝進精致的匣子裏,笑著說:“貴客是有緣人,我便再送貴客一雙骨匕。”

他拿出一個鏤金紅木漆盒,打開來看,是一雙形似月牙的骨匕,其中一把匕身鏤著一行小字:如芳如蘭,明珠在掌,另一把鏤寫:如金如玉,榮國榮家。

惟願女兒如芳如蘭,明珠在掌;男子如金如玉,榮國榮家【1】。竟是為兒女祈願的發願文。

看字跡,很像出自陸鳶之手。

褚昉不由拿出一把端量起來。

老工匠解釋說:“我本來不鏤這等俗物,但四年前一個小姑娘交了五十兩定金,央我鏤兩把,說是定親信物,她經常照顧我生意,我推辭不過,便鏤了,誰知她倒像忘了這事,再也沒來過,這東西放我這裏也是無用,便送你吧,待她以後找上門來,我再鏤一雙給她便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