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第3/5頁)

因為要撿回技術,謝澤之沒有同意隊裏讓黎楠多上幾個比賽的要求,甚至連今年遞過來的大獎賽邀請都拒絕了。

只給黎楠報了國內的花樣滑冰全錦賽。

這個比賽是用來爭奪世錦賽名額的,今年華國男單只有一個名額,競爭極其激烈。

然後黎楠就開始最基礎的滑冰訓練。

滑行、規定圖案、吊杆平衡練習……

基本上可以在花滑初學者身上看見的訓練,黎楠都重新體驗了一遍。

別的不說,這些訓練還真的勾起了黎楠對上一世初學花滑的記憶,那真是枯燥又無聊,還很痛苦。

是的,只是勾起了黎楠上一世的初學記憶,因為這一世他進入丁建國手底下後,就開始一路拔苗助長,真正進行過的初學訓練其實不多。

這種拔苗助長並非是丁建國有意的,而是黎楠表現出來的天賦太過驚人,而且在黎楠的各種動作中,可以看出他是有基礎的,而且還不賴。

再加上黎楠上一世剛剛結束了冬奧會,即使他已經重新回到了過去,但他潛意識還處在前世中,是那個已經練習了很多年的運動員,他急迫地想要證明自己,想要滑出成績。

那會的黎楠沒有意識到,但他確實對只記得要求很高,想要快速地跳出各種三周跳。

所以即使丁建國沒有想要拔苗助長的意思,但不知不覺地、潛移默化中,這種拔苗助長的事情就這樣發生了。

這樣的最基礎的訓練是真的很枯燥無味,就像是讓一個成年人做一加一等於幾一樣,閉著眼睛都能寫出來,但謝澤之對他的要求確實,不僅能寫出一加一等於二,還要寫出證明過程。

即使這是常識,只要是個智力正常的人都能秒答出來結論。

換成花滑中,謝澤之要求黎楠知道,自己每一次起跳,發力肌肉是哪一塊,要如何發力才能保證起跳更穩、更快……

這已經不是普通的熟能生巧了,而是逼著黎楠用腦子來跳躍。

他的小夥伴們,王敏慧、江子林、盧英俊甚至包括是剛剛升組的阿不爾斯郎,以及還在青年組的鐘桐都慕名而來跟著練了兩天,沒有一個堅持到了第三天。

誰跳躍這麽麻煩的?這是練習體育還是學醫呢?大概知道起跳時發力的感覺不就好了?每個跳躍前想這麽多亂七八糟的,一個自由滑下來腦細胞豈不是要死光了?

就連黎楠都有點痛苦。

他的腦子是挺靈光的沒錯,也確實能做到謝澤之要求的這樣,每一個跳躍前都做出思考,用腦子跳躍,但是單獨一個跳躍還好,碰上連跳,或者跳躍前做出其他的動作時,黎楠的腦子就有點跟不上了。

他練著練著終於知道,為什麽謝澤之幾乎每一場都能做到零失誤,就算有失誤,也是小失誤,他的職業生涯中,幾乎沒幾次跳摔的記錄。

這是一種很恐怖的成績,別的運動員是一整個職業生涯沒幾次clean,換成謝澤之是一整個職業生涯沒幾次失誤。

跳得跟機器人一樣,精準的叫人害怕。

原來是因為謝澤之不是憑借著身體肌肉記憶滑冰,而是靠著腦子在滑冰啊!

到底是什麽魔鬼才能摸索出這一套滑冰方式。

黎楠可以說,這一套滑冰方式,除了謝澤之自己,估計也只有他能勉強做到五分了。

剩下的五分是他真的不熟練,不是腦子跟不上身體,就是身體跟不上腦子。

這種滑冰方式,不僅需要足夠聰明的腦子,還需要長久的訓練,才能做到身體和腦子的配合。

講真,就連黎楠第一次聽說,都要覺得天方夜譚了!

黎楠極為痛苦地跟著謝澤之進行著基礎訓練,試圖馴服自己的腦子,讓腦子為他所用。

第一周,黎楠覺得痛苦。

第二周,黎楠依舊覺得痛苦。

第三周,黎楠還是覺得很痛苦……不過這份痛苦,已經減輕了一點。

不得不說熟能生巧是真有點用的。

這就像是做數學題一樣,背會了公式後,只要懂得套用在各種題目裏面去就行了。

但謝澤之沒有這麽輕易地放過黎楠。

第四周的時候,謝澤之向上打了一個申請,要求帶著黎楠去外訓。

外訓地點也很奇怪,並不是去國外訓練,而是去國內的H省。

不過時間不是現在,而是定在了四個月後的未來,也就是差不多十一月份的時候。

林國光和謝澤之、丁建國進行了將近一個小時的會議,黎楠並不知道會議的內容,只知道會議結束後,上面就通過了黎楠的外訓申請,又謝澤之全權負責。

這會時間也到了七月初,高考成績即將公布。

黎楠終於停下了訓練,喘口氣準備查分以及準備填報學校專業的事項了。

講真黎楠雖然有了很明確的目標,要考上清北大學,但他還沒有一個明確的專業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