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 魔武雙修啊!(第3/3頁)

但罐頭加工業,讓真正的職業化漁民成為可能。

海魚覆蓋更深入。

哪怕是初級加工,不用太多鹽糖香料的,就是簡單的瓦罐,罐頭也能讓海魚保存一個月,這期間它可以深入內陸幾百裏。

這也是歐洲沿海國家的玩法,甚至帶來了荷蘭的崛起,就是因為他們殺魚更快,可以更及時處理海魚,然後長時間保存……

當然,也誕生了鯡魚罐頭。

遼藩護衛們的做法,就是依舊軍事化編制,一個百戶就是一個生產實體,男人駕船出去捕魚,女人在家制作罐頭。然後他們和內陸衛所搞商業同盟,罐頭直接運到這些衛所,後者怎麽賣不關遼藩的事,遼藩就是單純送貨收錢。

這些衛所負責銷售。

至於稅……

沒有啊!

都是走軍隊渠道有什麽稅?

再說罐頭該收什麽稅?

都沒有!

這種好事當然人人喜歡。

沿海衛所基本上都不是什麽適合種田的好地方,別看現代都是富庶城市,但在農耕時代就是苦地方,別說是金山衛,整個松江府好地方也就是在松江受海潮影響小的,但土地平均畝產比蘇州也低一個等級。

上海則是靠著吳淞江的疏浚才帶來真正繁榮。

而這套捕魚加水產加工的經濟模式卻解決了這個問題。

而且……

開工廠獲利的是工人嗎?

當然是老板。

同樣這個捕撈加工體系真正獲利的也不是軍戶,軍戶最多也就是吃穿上稍微寬裕些而已,真正獲利的是那些衛所將領。軍戶也就喝口湯,肉全是他們吃的,這還不同於種田,種田軍戶交軍糧,敢貪墨是要殺頭,這樣將領很難撈好處,可這種生意多少利潤都是將領們之間談,操作空間可以說巨大,定個低價收回扣不香嗎?反正大家都是姻親老兄弟,一罐魚肉低價賣給內陸衛所將領,後者再高價賣出,比如拿去哄遊牧民,最後賺錢和沿海衛所將領分,軍戶們只是老老實實捕魚做罐頭。

他們會知道賺了多少嗎?

另外還有供軍需的罐頭,定價一樣也是衛所將領,朱元璋又不知道真正成本,他也不在乎,反正他的鈔票是印刷的,而且他關心的是增加了軍糧,那麽定個高價從沿海衛所將領手中拿貨就行。

利潤還是大家分。

都懂!

向資本家進化的過程完全不需要別人教。

利益會讓他們的頭腦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