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 魔武雙修啊!(第2/3頁)

說到底炮彈就那麽點小東西,打碎木板也就是個小窟窿。

隨便拿木板釘上就堵住了。”

金山衛指揮使說道。

金山衛城是方國珍侄子方鳴謙給朱元璋修的,他也是第一任金山衛指揮使。

據說修完就被以通倭殺了。

當然,這也沒什麽奇怪的,畢竟他是方國珍侄子。

而且方國珍余黨一直是朱元璋重視的沿海不穩定因素,留著他是一件很不安全的事情,至於殺完後朱元璋又說人家托夢訴冤殺錯了,然後下旨封人家做城隍,可憐方鳴謙活著給他築城,死了還得繼續給他守城,所以也算是被壓榨到了極限。

“那就造大炮!

速射炮肯定不行,這東西就是個對付騎兵的。

但海上要一炮轟沉一艘船的。

所以你們需要造大炮,炮越大越好,船越大越好,最好一發炮彈幾十斤重的,就倭寇這些破船,一發炮彈擊中就能打漏了。”

楊豐說道。

他們面前是陸續返回的士兵們。

一個個快快樂樂,手中拎著倭寇的腦袋,帶著繳獲的鎧甲武器,鎧甲的確不值一提,但倭刀還是很受歡迎的,還有大批被俘的倭寇,用繩子捆著,士兵們拿鞭子抽著,倭寇們不斷慘叫著……

“不過造大船超出你們能力,畢竟就是金山衛而已,倒是可以造這時候泰西人使用的蜈蚣船,就是多人劃槳的槳帆戰船。這樣就正好把這些俘虜利用起來,讓他們專門劃槳,拿鐵鏈鎖在船艙裏,吃喝拉撒睡都鎖在位置上。一艘船用最少五六十支槳,兩人一支,百余槳手,哪怕沒有風也能快速航行,而且不受風向限制,可以在海上想怎麽航行就怎麽航行。

另外水下裝上沖角。

遇上倭寇的船,以火炮弓箭壓制他們的弓箭,然後直接撞。

在水下捅個窟窿。”

楊豐說道。

這才是俘虜的最好用法。

“這倒是不錯!”

指揮使明顯很有興趣。

“但終究要給他們飯吃,雖說看他們也吃不多,但不吃飽也實在沒法劃槳,那樣就得增加咱們的軍糧。”

指揮僉事說道。

金山衛的軍糧可是軍戶供應,如果單純養這些槳手,無異於增加軍戶負擔了。

“金山衛都是以何為業?”

楊豐問道。

“種田,不過沿海土地多鹽堿,糧食收成不高,另外還有鹽場,灶戶煎鹽種田捕魚,過去這裏是商港,倒是海商貿易之地,如今陛下不準出海貿易。”

“那就捕魚了。

我教你們拖網捕魚,之前我已經在遼東教那些軍戶這種捕魚法,而且還有制罐頭之法,他們在遼東就已經能靠海魚自給自足,甚至罐頭已經開始供會寧軍需。這裏一樣守著個大漁場,你們造出排槳船,平日出海捕魚制罐頭,遇上倭寇就變戰船,這樣既是漁民也是水師,根本不需要額外的軍糧供應。

包括那些灶戶。

他們也是要捕魚補貼家用,也可以由你們組織起來。

再者他們有足夠的鹽,這樣做罐頭成本更低。”

楊豐說道。

幾個指揮們互相看著。

“此事老朽倒是聽說過,大使真乃造福大明,我等軍戶世代銘記大使恩澤。”

指揮使笑著說道。

其他幾個指揮也笑了,而且笑得仿佛陰謀得逞。

很顯然他們早就等著了。

他們就是知道楊豐幫遼東搞了這個,所以想跟著學,但又不知道楊豐是否願意,以這種方式試探,結果楊豐自己主動提出了。

這時候遼東那邊已經搞的很好了。

而且生意很紅火……

海魚單純以捕撈算並不是制約它流通的關鍵,關鍵在於保存,新鮮海魚就是覆蓋內陸二三十裏,再遠就很難了。在海裏捕撈到岸就需要一段時間,用車子推到集市又需要時間,出售還需要時間,冬天還好些,夏天恐怕到岸就差不多快變質。再到集市就基本上快臭了,但凡晚一點賣出去就真沒法賣了,所以沿海海魚往往極其廉價。

一車魚換不了一袋糧食。

那麽只能曬幹。

但是……

漁民是在海邊,可他們不能自己曬鹽腌鹹魚。

因為這會鉆鹽政的空子。

大量鹽腌出來的鹹魚,相當於變相的賣鹽,朝廷當然不準,漁民腌鹹魚都是要買專門的含稅鹽,雖然實際上也有偷偷摸摸自己曬鹽,但這是私鹽查禁的重點。

發展到最後,就是咱大清麻哥時候……

給這樣的鹽染色。

所以腌出的鹹魚也帶顏色,就像印花稅一樣,只要發現賣的鹹魚沒有官色,那什麽都不用說了,指定是私鹽腌的,抓起來砍了。

那這樣漁民就很難獲利,畢竟他們要賣了魚才能買鹽,然後腌了鹹魚也只能賣給販子,但凡出現這種局面了,那就只能是被剝削的。所以對於漁民來說,打漁多了毫無意義,還不如在海邊開塊荒地,然後平常種田偶爾捕魚。只有如疍民這樣無法在陸地獲得土地的,才以船為生,但他們實際上也不是漁業為主,海島養殖,走私,甚至海盜都是兼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