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章 從現代回到民國24

姚容照例是小說的第一位讀者。

葉鶴棲的文筆, 放到那些文壇大拿面前還只是班門弄斧,但比《火鳳凰》時期要進步了不少,寫得極富畫面感。

小說裏面提到的許多現代事物, 要整體框架有整體框架, 要細節特征有細節特征。

而且在寫這本小說時,葉鶴棲已經完全調整好了自己的心態,她沒有將自己當做穿越者,而是完完全全將自己當成了一個擁有上帝視角的記錄者。

最讓姚容覺得好笑的是,葉鶴棲還在小說裏面“夾帶私貨”——

借主人公的口, 說旗袍是民國女性的代表服飾。

主人公同學的媽媽穿了一條火鳳凰服裝廠定制的旗袍去參加家長會,可把眾人羨慕壞了。

……

姚容指著這一段,邊笑邊說:“這個廣告打得是不是太明顯了些?”

葉鶴棲要的就是明顯:“寫得太隱晦了,別人看不出來我在打廣告怎麽辦?”

姚容哈哈一笑,被她說服了:“有道理。”

一個小時後,姚容合上書卷。

葉鶴棲雙手扒拉著桌沿, 目光緊張又期待:“娘, 你覺得如何?”

姚容想要組織一下語言,但組織了許久, 發現只有最簡單的詞語能表達自己的心情:“很好。非常好。”

小說很好。

小說裏描繪出來的美好未來,非常好。

前者只有及格分, 加上後者, 就是滿分。

因為一代又一代答題者傾盡全力,在這片廣袤國土上答出來的答卷, 必定是滿分答卷。

《長城裏的人民》這部小說, 葉鶴棲肯定是直接投稿到《婦女時報》。

正巧快過年了, 火鳳凰服裝廠出了一批新的服裝,姚容打算給貝漣送一套, 葉鶴棲也順便跟著一起過去,將前三萬字的手稿當面交給貝漣。

貝漣驚喜道:“幾個月前就聽你娘說了你在寫新小說的事,結果等了好久都沒看到,我還以為你不打算寫了呢。”

葉鶴棲笑了笑,不好意思道:“我擔心邊連載邊寫會出岔子,所以一直等到寫完並且修改完才敢帶來給貝姨看。”

以兩家的關系,葉鶴棲早就改口叫“貝姨”了。

“這麽慎重,那我肯定得好好瞧一瞧。”

貝漣拿出了些糕點水果,讓姚容和葉鶴棲隨便吃,她坐在一旁,從頭開始翻閱。

剛看完開頭設定,貝漣頓時面露詫異,但她沒有說什麽,而是以愈發慎重的態度往下閱讀。

良久,貝漣擡起頭,露出一雙微微泛紅的眼眸:“……這算是一篇科幻小說嗎?”

早在十九世紀中葉的西學東漸時期,華國就有了科幻小說的概念。

一直到1904年,華國誕生了真正意義上的第一部 本土科幻小說《月球殖民地小說》。[注]

所以貝漣對科幻題材並不陌生。

葉鶴棲愣了愣,一時不知該作何回答。

姚容微微一笑,給了一個模棱兩可的答案:“不如將這個問題拋給讀者,將答案的解釋權也交給讀者。讀者覺得它是什麽題材,它就是什麽題材。”

貝漣跳過這個問題,又問了一個自己很感興趣的問題:“那這部小說為什麽要叫《長城裏的人民》。”

這個問題,葉鶴棲倒是能夠順利回答上來:“因為萬裏長城永不倒。”

“萬裏長城永不倒……好一句萬裏長城永不倒!”

與葉鶴棲敲定好小說千字,貝漣道:“等明天回到報社,我就開始安排版面,估計過幾天你們就能在報紙上看到這篇小說了。”

隨著1921年逐漸接近尾聲,《長城裏的人民》開始在《婦女時報》上連載。

《婦女時報》的讀者群體早已開始擴大,並非只有女性會購買,許多有志青年都會順便買一份。

而“穿越”這個題材,放到這個時代,實在是太有殺傷力了。

小說剛開始連載頭三天,還有些不溫不火,但隨著口碑發酵,還有不少喜歡這本小說的人寫文章推薦,《婦女時報》的銷量以肉眼可見的速度上漲著。

對於《長城裏的人民》這部小說——

喜歡爽文的讀者,看得通體舒爽。

喜歡科幻小說的讀者,也非常喜歡裏面所描述到的未來科技和人文思考。

理想主義者,則在裏面看見了自己的理想烏托邦。

所有人都能從裏面看到自己想要看到的東西。

金風醉第一時間就寫了篇文章推薦這部小說:

“這些年裏,為了喚醒民智,啟迪民眾,我也寫過不少帶著批判性質的小說。但這些小說,喚得醒那些已經清醒過來的人,卻叫不醒那些閉眼裝睡的人。”

“我不知道是哪裏出了問題,直到我看到了這篇美好得仿佛是一場夢,不帶一絲批判,卻又比刀子更利,比驚雷更響的小說,我才發現,在這個世界上存在著這樣一種溫和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