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23 章

這兩個月因為麗姝要準備祭祀的事情,她頭一次操辦,未免力求不出錯,還有年紀收賬,就沒有那麽多功夫管鄭灝了。

鄭灝又說要去廟裏住,麗姝讓人準備行李送過去,這一去也至少有兩個月,沒想到回來的時候,人居然暈倒了。

沒有什麽事情比鄭灝還大,她放下手中的事情,匆匆趕到書房。

自從回鄭家,鄭灝就住在書房的隔間,麗姝則帶著兩個孩子住在後院,怕人家說閑話,麗姝都很少來他書房這邊,只吩咐人安置妥當。平日鄭灝大多數的時日也是和她在後院用飯,晚上才去書房歇下。

麗姝過來書房的時候,看到躺在床上的鄭灝,周圍還有急的正轉圈的長隨小廝丫鬟一大群人。

想到他前世四十四歲就死了,麗姝也是心揪了起來,她這一過來,周圍的人仿佛找到了主心骨。

“大夫找了嗎?”

“去找了。”

麗姝見他臉色蒼白,雙眼閉著,她顫抖著伸出一只手撫摸了一下他的額頭,呼,她長長的舒了一口氣,還好不燒。

她看向貼身服侍鄭灝的小廝榮喜:“這是怎麽回事兒?大爺素來身子一貫不錯的,近日還在習荊楚長劍,沒理由這樣暈過去的。”

榮喜苦著臉道:“一直都很好,只是我們爺吃的很少,您也知道的,寺廟裏的齋菜固然好吃,但也不能總吃,可佛門清靜之地,大爺又在守孝,故而他用的不多。”

“你的意思是餓暈的?”麗姝不可置信。

但同時反應過來,覺得自己不稱職,當年她陪祖母去禮佛,吃的太過清淡,人家那個時候還不是她相公呢,都能想到,自己居然昏了頭了。

榮喜見狀,不免就期期艾艾道:“偏大爺不讓我們告訴您和老爺太太,說是怕您知道了擔心。他素來極愛臉面,若是被大夫知道了,恐怕不好啊……”

榮喜這麽一說,其余人也有幾人附和。

麗姝皺眉:“不行,還是要請大夫過來。”丈夫的身體可不能開玩笑。

不一會兒,大夫也過來了,那大夫掀開鄭灝的眼皮看了看,也是說同樣的話,還道:“過會子,您熬些米湯過來就行?這餓狠了,乍然吃大肉大魚肯定不好

。”

麗姝聽了這話覺得又好笑又心疼,千恩萬謝送了大夫出去,又準備親自去熬米粥。臨走之前,她把自己的丫鬟留了兩個在這裏,才放心出去。

榮喜親眼見到麗姝去了廚房才放心下來,他借著尿遁出來,才松了一口氣。

而方才替鄭灝看病的大夫,此時在馬車上正數著銀子,他旁邊的下人道:“兩百兩盡夠了,有這筆錢,您南下做生意本錢也有了。”

那大夫看了看偌大的鄭家門口立著的進士牌坊,嚇的不行,一直催促車夫趕緊趕路。

昨日,天氣剛剛出太陽,今日就飄起了雪。

舒氏坐在房裏,遠遠沒有靈姐兒在她身邊時的那般慈母心腸,那個害她無子的人也終於得了報應。

就在鄭灝要去寶應寺時,她很快意識到自己的機會來了。

若去別的地方,舒氏是沒辦法下手的,偏偏是寶應寺。當年,她在閨中隨父親來滎州赴任時,途中救過一個人,後來才知曉他的身份,原來是本地藩王世子,只可惜,那是藩王一般挑選正妻,都是在本地挑軍籍出身的。

而當年父親認為這些藩王跟養豬似的,沒有任何前途,只有鄭家這樣的世家子弟出息,若真能科舉出仕,出將入相,那才是真的風光。

因此,她按捺下此事,從不提起,只是後來聽說那位世子後來繼承王爵,但有個癖好,酷愛修道,以出家人自詡,但又喜和佛門僧眾混在一起。

恰好,鄭灝怕擾了佛門清靜,只帶了一個小廝並一個長隨。

常常在暗處觀察鄭灝的舒氏,當然知曉榮喜是鄭灝回來後,具二太太這邊送過去做小廝的,平日為人很機靈,又是滎州本地人。

她先私下找了具二太太,據具二太太說她去青羊觀見過六老太太,六老太太身邊的兩個丫鬟葉兒苗兒之中,尤其是葉兒家中原本貧困潦倒,後來卻驟然有錢,還把葉兒贖身,她老人家就懷疑可能是劉氏下手。

正逢這段日子劉氏忙於祭祀,祭祀非常繁瑣,尤其是鄭家這麽大的人家,尋常三四十歲的婦人都怕出錯,更何況是她這樣的年輕人。

找準這個空子,舒氏私下在一間茶樓和具二太太會面,屏退下人,二人把榮喜的家人控制起來。

只要

榮喜說鄭灝是餓的,她們出去找的大夫,也是早就準備好的,錯過了最佳治療時期,鄭灝就等著喪命吧。

從此長房也就無人了,鄭清是撐不起來的,鄭灝兩個兒子還很小,鄭老爺和鄭夫人都快六張的人了。

舒氏也沒想到自己盼望的機會就這麽快來了,她的兒子死了,這麽些年行屍走肉,明明她都準備自殺了。劉氏責罵她,鄭灝趕走她侄兒,她讓他們都不好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