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22 章

重陽節過後,族學上了正軌,鄭清全權接手,在他自己心裏,當然覺得他的謀略不輸兄長,只是以前身體太差,無緣科舉,故而才讓人看輕。

有些事情看起來容易,做起來就不簡單。

就像每每看到歷史上那些失敗的王侯將相,不少人都會覺得人家哪裏哪裏做的不好,頓首捶胸,恨不得以身代之。可真的在同樣的情況下,自己也未必真的會做的很好。

當然,鄭清也頗有手段,他一上台就先弄了個獎勵制度,如果族學裏哪位先生帶出來的弟子過了縣試、府試、院試,每一試都按照階梯式獎賞,過了縣試獎給先生十兩,過了府試二十兩,中了秀才,先生本人就能夠得三十兩。

如果是一直帶不出一位有功名的學子來,那就只每個月二兩一石糧食也不會少,但若私下收收一些不學無術之學生,收束脩一經發現就責令改正,若屢次不聽,就罷職。

鄭澤自然還留在族中教書,六老太太現下連身邊的丫鬟都不相信,說人家都要害她,又讓鄭澤替她買幾個家丁巡邏,鄭澤也是一肚子苦水。

倒是鄭灝這個時候出來對鄭澤道:“六老太太年紀大了,人難免糊塗,再讓她這麽鬧下去,恐怕雞犬不寧。我看不如送六老太太出去靜養,正好青羊觀請了名醫,你也好安心辦事。否則,你別到時候連族裏做先生這個位置都不保。”

鄭澤看向鄭灝,鄭灝比他其實小很多,現在他混的不如意,官位丟了還是被罷官的。上有老太太和太太奉養,下面兒女成群,還有好幾個婚事都沒辦,還不是缺錢。他以為大家都在體諒他,現在看起來,人家就差直接警告你了。

好歹鄭澤也是做過幾年官的人,怎麽會聽不出鄭灝的言外之意。

“好,我和我祖母商量一二。”鄭澤道。

鄭灝點頭:“那你要快,既然老人家總害怕,那就說明她這裏陰氣太重。換個家廟,有祖宗保佑,肯定會好。”

鄭澤總覺得鄭灝在逼著她做選擇,於是,他先和母親商量,母親和妻子卻都同意。這倆人其實在六老太太那裏也是受氣,這個老太太對別人那是吝嗇如鐵公雞,對自己卻是天天鮑魚海參,孫子們無錢去書院,她卻拿錢打首飾。

只是

某些時候,發發善心給那麽幾個子兒,還指望別人感激涕零。

能夠送走這尊瘟神,當然很好了,而六老太太怎麽也不同意,每日責罵鄭澤沒有良心,想把她孤老婆子甩開,說鄭澤忘本,吵的四鄰都不得安寢。

還是鄭澤之母道:“讓我陪她老人家去吧。”

可憐鄭澤之母也年紀一大把了,還要伺候婆母,六老太太還順便讓王氏也一起去,說怕她留在家裏讓人偷自己的東西,讓王氏無端端生氣一場,但奈何孝道大過天,她和婆婆也得陪著六老太太一起去青羊觀。

送走了六老太太,鄭澤起初不適應,但顯然當一個月的月俸祿發到手上,還有家裏佃租收入,他居然活的很滋潤,能夠吃上上等的煙葉,他從沒想到二兩銀子居然很經花。

他愛吃話梅味道的瓜子兒,又愛吃核桃,還想吃順義齋的點心,以前只能三選一,現下一起買了堆在一起吃,還能在散學後去看個戲,別提過的多滋潤了。連一起教書的同儕都看著他道:“你最近吃什麽仙丹了,怎麽看著比之前年輕。”

當然年輕了,不用愁一睜開眼睛就要籌錢給六老太太買首飾頭面,怎麽能不舒心,人一舒心,不就顯得年輕許多嗎?

甚至鄭澤心裏頭一次有一種隱秘的想法,如果六老太太不回來該有多好。

麗姝那裏當然知曉了六房的情況,她稍稍讓珠蘭去暗示一二,讓六老太太在青羊觀靜養,那裏的住持自然這般說。

所以,六老太太說要留在觀裏之後,鄭澤破天荒的同意了,還把老太太素日喜歡戴的頭面衣裳全部揀了過去。

六老太太並不蠢,若她以前如此,鄭澤肯定會急了,跪在他面前懇求她回去,現下卻如此對她。尤其是王氏也很精明的察覺到了鄭澤的變化,也難得給青羊觀的住持給了二十兩打點,讓六老太太留在這裏。

一直在族中仗著年紀大橫行霸道的六老太太,壓榨鄭澤的這位老人就這麽離開自己家去了道觀,六房瞬間清靜不少。

也因為如此,再有人私下找鄭澤賄賂,想進鄭家族學的,鄭澤考較其學問,見此人完全不通文墨,即便拿了二十四兩做心意,鄭澤完全沒有負擔的拒絕了這筆銀錢。

沒有六老太太,王氏開始管家,她未必願意給錢

給六老太太但是對鄭澤還是正常的,她還盼著鄭澤能有一日起復,她還要做官太太呢。

鄭澤每日荷包裏有王氏給的散碎銀子就十多兩,還有族學給的俸祿,鄭清制定的獎勵,鄭澤為了能拿到獎勵也一心撲在做學問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