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6 章(第2/4頁)

有了靈姐兒做橋梁,楊氏握著舒氏的手道:“我給你的補藥你吃了沒有?你如今還在行經,再生一個也不是不可能。”

舒氏感激道:“都吃了,現下身子骨好多了。嬸娘也要保重身體才是啊,這宗務繁忙,全族上下哪個不指著您呢。”

原本楊氏準備敷衍幾句,但又看了舒氏,想起往事,不免心生一計。她苦笑道:“現在正兒八經的宗房媳婦回來了,又是說我這個做的不對,那個弄貴了,就是慶哥兒幾個也被她喊去罵了一頓。我這老臉早就沒了,還談什麽管宗務,真是笑話。”

這樣的賣慘,舒氏也不傻,當然知曉楊氏的手肯定有些不幹凈,這也正常,就像說廚子不偷那是不可能的一樣,別人管家替你命都快跑沒了,就是賺點錢也沒什麽,總不能讓人白跑腿吧。

所以,舒氏只是勸慰,並不多說什麽。

現在的鄭家,宗房老爺官兒做的最大,又最有出息,就是七房也要靠宗房,誰敢說什麽?

楊氏也不急,岔開了話題,說起她的小女兒雲雲,見舒氏誇起來,楊氏笑道:“其實要說好看,還真是灝哥兒的兩個兒子好,生的是粉雕玉琢,我是沒見過那麽好看的小孩子。有時候想人家的命怎麽就那麽好呢,出身荊湖劉氏那樣的人家,嫁的是灝哥兒這樣的才貌雙全的狀元郎,最重要的是進門就連生二子,其實家世才貌都是其次,還是子嗣問題。”

提起這話,楊氏簡直很有感觸的樣子:“我若不是生了個兒子,哪裏能站穩腳跟,這是我心底話。”

舒氏有一瞬恍神,手不之舉額的摸摸肚子,曾經她也有個兒子的。

若是她的兒子生出來了,哪裏會看著小妾生孩子,以至於丈夫赴任也留下她,就是嫌她不能生。

舒家本就不是世家大族,把希望本來寄托在她的身上,她多年無子,父親過世後,舒家也過的潦倒極了,現在侄女的婚事都沒

著落。

都是她沒用。

**

上房內,麗姝正把重點告訴鄭夫人,並道:“原本若是按照實打實的算,一萬兩也就夠了,但我想具二太太和族中辦事的人既然跑了一趟,我也不能算計到一分一毫。”

鄭夫人咳嗽了半天,才驚訝道:“也就是說原本要你出八萬兩?.其實一萬兩就成。”

麗姝點頭:“是這樣。”

說到這裏鄭夫人還有什麽不明白的,她知道楊氏和族裏的人肯定會中飽私囊,沒想到這麽黑心,即便宗房不窮,但八萬兩也太黑心了。

麗姝就怕鄭夫人覺得無所謂,但現在鄭夫人臉色變了,她就趁熱打鐵:“一榮俱榮一損俱損,我們在家,他們依然敢巧立名目這般,我們不在家時,不知道又如何了?當然,這裏也不是我要說誰的不是,只是人性如此。太太可要早做防範,這次幸而是我碰上正好懂的事情了,若是不懂,這八萬兩就得全部拿出來。”

“其實,錢財若能導人向善,我就不說什麽了。關鍵是她們動輒打著官府的大旗,若是講大話倒也好了,可若是真的,兒媳鬥膽說一句,宋明誠前車之鑒就不遠了。”

等具二太太露出馬腳那可是要等很久,麗姝看過她做的賬冊,足以證明她是這方面的高手,就像那日搗亂的流民,麗姝後來派人去查了,什麽都查不到了。

再等她露出破綻,那又要等多久呢?

鄭夫人聽到宋明誠也是心驚肉跳,但她也知曉麗姝這話有危言聳聽的意思,因為楊氏再怎麽厲害,也不過是個內宅婦人,她認識的人頂天了也不過就是本地知府同知,不會認識那些大人物。

“這……”

麗姝點到為止,就不再多說,有些話多說未必起到好處。

回到正院,珠蘭來報:“這個月的月例銀子發下去了。”

“嗯。”麗姝點頭。

珠蘭又道:“大奶奶,二房那裏還是雙倍的月例麽?如今二爺可是好了,也不必再向以往那般孱弱。”

麗姝搖頭:“你不知道,裁了了一二十兩銀子,我的麻煩就多了,那又何必呢。我不裁,她們得感激我,平日就是人情往來打點也少不得這些啊。”

“可是……”珠蘭覺得

不值得。

麗姝心道,將來整個鄭家都是她們的,長子分七成,剩下的才是鄭清的,她們遲早得的是大頭,又何必在意這點錢。

“好了,吃虧是福,你看我不提這茬兒,太太也並不敢對我生氣,譚氏反而和我和睦。是了,那個香囊的事情可有頭緒了?”麗姝問起。

珠蘭搖頭:“現下家中守孝,並沒有人敢隨意過來,就無法查核了。”

麗姝道:“這件事情若只是偶發,我們就不必驚弓之鳥了,但外松內緊,也不能完全不當一回事。”

珠蘭領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