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5 章

青羊觀的這些道姑素來受楊氏照拂,逢年過節送白面油米,有的還同鄭家子弟不清不楚,這些人自然都站在楊氏這邊,對楊氏卑躬屈膝。

楊氏來這裏,前呼後擁,排場好不壯觀。

但現下麗姝過來了,她雖然年輕,卻是鄭家正兒八經的宗婦。道姑們就更不敢造次了,但她們對麗姝是恭敬有余,真心不足,因為她們很清楚,縣官不如現管。

因此,她們見兩人起了爭執,並不敢上前相勸。

只是她們有人也是偏楊氏的,“灝大奶奶,您不知道若是咱們不先下手為強,等這些老百姓沖撞官府,去告刁狀,我們鄭家清譽肯定受損。”

楊氏聽到這話冷哼一聲,並不解釋,仿佛她是好心當成驢肝肺!覺得麗姝是小年輕,只憑一腔熱血,到時候給鄭家招禍。

麗姝笑了笑:“既然如此,那我就出去問清楚。”

一聽說麗姝要出去,楊氏立馬換了個面孔,焦急的拉著麗姝:“侄兒媳婦,你是什麽身份,和這些民見面,若是被人看到了,我怎麽和你公婆交代?好好好,我這就讓人驅散他們,不送他們見官了。”

楊氏一幅拿麗姝沒辦法的樣子,麗姝達到目的,也就借坡下驢:“嬸娘這樣愛護我,那我就聽嬸娘的。”

楊氏也松了一口氣,立刻吩咐下人,再施粥一次,把人趕走就行,不要再送官了。

但二人也由此面和心不和,麗姝回房之後,讓人繼續上了一碗香菇面,繼續吃完。珠蘭和臘梅心想,這個時候大奶奶還能吃的下去,也真的算是心態非常好了。

麗姝吃完,見她二人面面相覷,不免笑道:“也不是什麽大事兒,你們怎麽嚇的那樣。”

臘梅遞過來茶水給麗姝漱口,又擔心道:“您這一片赤誠,只怕到時候族裏不理解,那些災民鬧出什麽事情來,您也成了眾矢之的。”

“好了,畏首畏尾,就不是我了。既然我當下覺得是對的,縱然以後千夫所指,我也不會改變我的態度。”麗姝不以為意。

楊氏當然氣的不輕,但若要她真的當著這些道姑們的面破口大罵,她也做不出來,只好陰陽怪氣道:“到底她是大奶奶。”

對著心腹,楊氏又不客氣

了:“鐘媽媽,你看這個劉氏,是個什麽樣的人?”

鐘媽媽是楊氏奶姐姐,也是她的心腹。因此,鐘媽媽說話就直言不諱了些:“太太,奴婢倒也沒打聽什麽出來,無非是早年鄭家就定下這門親事,這劉姑娘家世極好,相貌又美,偏偏肚子還爭氣,接連生了兩個兒子,然後就順理成章的管家。”

“有沒有別的事兒呢?”楊氏問道,她們以後是要相處三年的,這個劉氏現在就敢下她的面子,恐怕日後很難相處。

鐘媽媽想了想:“只有一條,我聽說灝大爺身邊幹幹凈凈的,別說妾,連通房丫頭都沒有。您看清二爺那個病秧子都有幾個妾呢”

楊氏想了想:“我也的確沒見她身邊帶幾個伺候的出來。”

“二太太,那您準備如何是好呢?”鐘媽媽問起。

楊氏自嘲:“即便如此,我也不能輕易和她對上。她是未來的宗婦,灝哥兒是翰林院侍讀學士,妻憑夫貴。真的雞飛蛋打,誰受傷最深啊?”

這點分寸楊氏還是有的,就像她那個妹妹,相貌才情樣樣都不如她,偏偏人家相公有出息,雖不是世家出身,但進士及第,官運亨通,如今已是五品同知了。

但那又如何,鄭家是千年世家,朱家有什麽?

她心中是如此想的,面上倒是和鐘媽媽很是寬慰的樣子:“這幾日老夫人下葬了,你去替我往同知府上走一趟,請我妹妹一家過來見面,說起來,我們姐妹也是多年未見了。”

鐘媽媽笑道:“可不是嗎,姨太太肯定也想您了。這些年,她和您也是常常書信往來的,姨太太性子急,再家被那所謂的姨娘壓的喘不過氣來,多虧了您常常開解。”

楊氏撇嘴。

**

要麗姝說,楊氏倒真的是個人物,昨日被她氣的臉上呈豬肝色,今日她就恢復如初,毫無芥蒂,還同麗姝說起這件事情,只說自己辦的不周到。

麗姝笑笑:“嬸娘說哪裏話,嬸娘是我長輩,教我做事是應該的。只不過,我幼承庭訓,家中一再教導要憐貧惜弱,所以才有此婦人之仁,日後一定要多向嬸娘學習才行。”

楊氏也對麗姝刮目相待,因為這話說的很漂亮,但還是要堅持自己昨日做的不錯,好一番的口齒。

就從這點來看,楊氏就很忌憚了。

二人上演了一出“將相和”,青羊觀的住持道:“哎呀,二位昨天真是差點讓我出一身冷汗啊。”

麗姝和楊氏相視大笑,走出門外,進了各自的馬車,才放下臉上的笑容。

就麗姝而言,先讓別人知道自己的底線,比所謂的扮豬吃老虎強,這種表面上忍受多年的不平,過幾十年再反擊,一點兒都不痛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