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五章 中山自有妙計,五十萬兩忠心!(第2/3頁)

所以這些炮手只好抄起弓箭和腰刀抵抗沿著上城的樓梯和馬刀沖上來的周軍精銳,在弓弦響動聲中,不住有人應聲而倒。可是剩下的人卻還是毫不猶豫的直撲而上,轉眼間就沖上了城墻,將守在那裏的忠王軍士卒殺散。

林興珠始終是沖在最前面的一個,他的藤牌上已經插上了好幾支利箭,但是沒有披甲的身體卻依舊毫發無損,他手裏的砍刀揮動,所過之處,就濺起漫天血光,仿佛一個殺神一般。一個上了年紀的忠王府老兵抄著腰刀,罵罵咧咧向他撲過來,大喊了一聲:“負國逆賊,看刀!”

林興珠趕緊用盾牌一架,擋住了那一刀,隨後反手就是一刀,砍在了那人的布面甲上,沒有看透,但還是把那人給逼退了幾步,可能還把他打得挺疼。這個上了年紀的軍官罵得更兇了,但是因為口音太重,林興珠也聽不大明,只能隱約聽見“吳狗”,“背我大順”、“又負大明”、“四姓家奴”之類的。

林興珠很想回罵他幾句,但是一時卻找不到什麽好詞兒——這老兵雖然武藝不咋地,好像也沒什麽口德,但是罵得的確不錯……吳三桂就是個四姓家奴,現在是小人得志便猖狂,居然宣稱要殺李自成為崇禎報仇!

可李自成也曾經是他的君啊!

林興珠剛想到這裏,耳邊就傳來了一聲清脆的槍聲,那名忠王府的老兵胸口一顫,整個人就直挺挺倒了下去……林興珠回頭一看,只見吳世玨端著一支上了刺刀的燧發槍沖了上來,一邊沖一邊大喊:“林大哥,快沖啊,沖上去,把漢陽門城樓搶下來!這江夏城就是咱們的了!”

跟在吳世玨身後的吳周軍戰士,大吼著向城上猛沖,不多的守軍不是被殺就是被驅逐了。

江夏城的漢陽門,就這樣被吳周軍搶下來了!

不過江夏城的爭奪戰卻剛剛開始,大隊身披鐵甲,手持刀矛火槍的老營兵已經整隊完畢,正一隊一隊開出江夏皇城,而位於皇城北面的蛇山山頂的一座烽火台上,更是煙火大起!

……

就在江夏城突然遭到吳周大兵伏擊的第二天清晨,距離江夏足有六百裏的南昌府城的北門德勝門之外,傑書委任的江西巡撫蔡毓榮正穿著一身紅色的大明官服,露出一個剃得光禿禿的大腦袋,站在城壕外側,看著上百口打開了蓋子,露出了誘人的銀色光芒的大箱子,已經笑得合不攏嘴了。還一邊笑,一邊喃喃自語:“皇上,康王,蔡某對不起你們了!不是蔡某不忠不孝要當貳臣,而是大明給得太多了……”

十幾個好像賬房先生的人,則在那裏點數記錄。

李輔臣高大的身形騎在馬上,就立在蔡大巡撫十步開外,只是任憑白色的雪花紛紛揚揚飄落在他身上,絲毫也不在意,只是看著蔡毓榮的人在那裏清點銀箱。

數萬甲士,披掛整齊,端著火槍,扛著長矛,推著大炮,列陣在二三百步開外,只是在靜靜等待。

這個景象,如果讓李中山看見了,一準會想到那個可以給人們帶去幸福和喜悅的“拆”字!

李輔臣這次真是舍出血本了,他一共就跟李中山拿了八十萬兩現銀,現在擺在蔡毓榮跟前的就是整整五十萬兩!

五十萬啊!

買地皮也是個學問啊!

李輔臣才不會一座一座買呢!那多浪費?而且也不一定夠……所以他只打算買一座城,就是江西省會南昌府的府城!

在他看來,只要南昌買下來了,江西境內,除了傑書親自據守的九江府城和由傑書最心腹的幾個滿洲大將據守的湖口、南康之外,誰還敢對抗大明的天兵?

那些借了京債上任的官白勞,還真打算為大清殉死?有病吧?

再說了,李輔臣也不要他們馬上把城交出去,他就是過路的,那些地方守官納個降表就行了。不納降表也沒關系,別擋道就行……李輔臣麾下三萬廣東鄉兵,那是什麽戰鬥力?安慶、太平、池州這些堅城都被他在很短的時間一一拔除,江西境內那些沒有重兵在手的地方官還想擋住他?找死嗎?

不過南昌他是一定要買下來的……倒不是駐守南昌的蔡毓榮會擋他的道,而是李中山派李中正帶來了大將軍的金牌手令,嚴令李輔臣必須拿下南昌,並且分出至少一半軍隊駐守南昌!

話說這還是李輔臣第一次看見金牌手令——老大一金牌,他已經揣兜裏了,這個手令當然也得照著辦理了。

所以他就在在南昌城下和從武昌開過來的李來順部會師,五萬大軍把個南昌城團團包圍,隨後就開始和蔡毓榮談判“拆遷補償”的問題。

蔡毓榮對大清其實還是很比較忠的……他的忠誠價值五十萬兩白銀!一開始他想要八十萬,而李輔臣只答應三十萬,兩邊討價還價,最後李輔臣把補償金提到了四十萬,而蔡毓榮則表示少於五十萬兩他絕對不會背叛大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