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3章 最後的旅途3(第2/3頁)

下一站,自然是道治江陵,到了荊湖北道總得去首府看看,再有樊知古的親自邀請,若是不去,面上既不好看,還容易引發一場不必要的政治風波,影響樊知古威望,給他治理湖北帶去麻煩。

別看鄂州這些年發展不錯,崛起勢頭就像插了翅膀一樣,但若給荊湖北道諸州排個名次,那占據第一的仍舊是江陵府,鄂州勉強第二,其次嶽州,再次襄州,余者就暫且不論了。

而江陵府,在事實上也從沒擔心過鄂州能威脅到自己地位,就一點,鄂州僻處湖北道東部,只要朝廷不對湖北道州建置區劃做調整,鄂州發展得再好,也難以承擔起首府的職能。

鄂州逗留三日,即開拔江陵府。

從洛陽出發南來,一路都是車馬,老皇帝估計也膩了,於是這回西去江陵選擇坐船。龍舟是沒得坐了,一般江船、遊船又不放心,為策聖駕安全,從長江水師中選了一條主艦,作為皇帝座駕,並抽調一支水師溯流護駕。

在鄂州,也是常年駐泊有一支江防水師,規模並不大,編制兩千出頭,大小船五十來艘,唯一的一艘大艦也不過一千料,作為老皇帝西行的座駕。

出發前,老皇帝還親自對鄂州水師進行了一場檢閱,大異從前,這還是老皇帝此番出巡以來,第一次對地方軍隊進行檢閱訓話,完全不符他的行事風格。

江陵距離江夏陸路約三百來裏,水道蜿蜒曲折,則要更長,溯流而上,靠漿帆為動力,全力趕路,日行也不過四五十裏。加上沿途走走停停看看,前後仍花費了半個多月時間,方才抵達江陵,正好在江陵過中秋。

抵達當日的情況,與在鄂州的流程一般,歡迎儀式,衙司座談訓話,接見士民代表,並且,當夜還於江陵城內的太白樓上聚會,君臣民都盡興而歸。

不過,比起在鄂州的溫情脈脈,在江陵這邊,老皇帝便展露獠牙了。就在翌日,武德司吏卒出動,對湖北道下轄的兩支主力水師進行清理,目標明確,行動迅疾,為了策萬全,彈壓可能出現的騷亂,還有大內軍士配合,登船拿人。

誰也想不到,前一夜還載歌載舞,君臣盡歡,夜盡天明之後,便是雷霆霹靂。基本沒有什麽阻力,事實上,即便沒有大內軍配合,攜詔令去拿人,也不可能遭到反抗,天下人對於老皇帝的敬畏,恰恰屬中等階級最為深重。

於是,荊湖北道的水師,有半數的中高級軍官,都在此次行動中被捉拿,幾乎是一鍋端。搞出這麽大動靜,當然是師出有名的,細枝末節且不提,就參與走私這一條,就已經是死罪了!

經濟發展,商品流通,長江這條黃金水道裏,流淌著的財富,足以動搖人心。過去的三十來年,江上的走私活動很猖獗,很嚴重,嚴重到負責巡航、治安、剿匪的水師參與到其中的程度。

收受賄賂,批條子,睜一只眼閉一只眼,這甚至都是小事,把水師艦船當作走私船,那就不只是犯了政法,還犯了軍法,是概不能容忍的。

而根據荊湖北道水師內部舉報,以及武德司的調查,水師做的事,還遠不止於此!比如,惡意攔截商船,私收舟船稅,如果只是收過路費也就罷了,謀財害命的情況也很多;更有甚者,豢養水匪,養寇自重……

這一樁樁,一件件,擺到老皇帝面前,引發的劇烈震動可想而知,又如何能忍住殺心,不對長江水師大力整頓。

長江水師,算是大漢內河水師的精華所在,源遠流長,最早可追溯到南平高氏時期,在原荊南水師的基礎上,進行擴張。後來,又糅合了一部分湖南水師以及後來居上的江南水師,多年發展下來,形成如今的長江水師。而長江水師,又與其他水系水軍,共同構成大漢內河水師。

而關於內河水師,最大的變革,要屬指揮權下放,分道、分段,下放給各道州指揮司,保持一定戰爭功能的同時,還負責治安、剿匪、緝私等事務,而樞密院那邊,直接統轄的,則是海軍。

但如今看來,水師權力的下放,卻成為了滋生腐敗的溫床,讓那些人更便利、更容易地與地方勢力勾結在一起。

湖北水師如此猖獗,肆無忌憚,糜爛至斯,顯然不可能只是部分官兵上下勾結,上頭必有靠山,軍地必有結合,內外必有勾連。

一番驚天動地的行動下來,湖北水師半數的軍官被拿下,戰力基本算是廢了。與之同時展開行動的,是對荊湖北道司及蔣江陵府官場的清洗,重點放在司法、稅務、監察三大系統,一次性拿下了六十余人。其中職級最高的,一個是荊湖北道副都指揮使、湖北水師都指揮使魏忠,一個則是江陵知府符昭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