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7章 重拾(第2/4頁)

否則,按老皇帝近些年呈現出的尿性,開寶北伐成功後,估計就躺平了,也不會有那十年的黃金時代。

等符後去世,老皇帝就再無人能“制衡”了,除了對權力依舊刻骨銘心、欲望不減,其他方面都有所松懈。原因是全方位的,目標缺失,思想滑坡了,身體也跟不上了。

哪怕到如今,都很難說清,老皇帝的變化,到底是從什麽時候開始,又是如何發展到如今的程度。符後駕崩,只是表面上的轉折點,而其心態的變化,或許可以追溯到更早。

經過申州一事,老皇帝難得地,就這些事、這些人又進行了一番反思,也對自己做了些反省。遠遠達不到幡然醒悟的程度,但過程實在有些痛苦,內心甚是煎熬,老皇帝還是有些難以直面自我。

另一方面則是,待在這奢華富麗的泰康宮內,又能反思出個什麽道道來,即便有,也只不過是臆想罷了。

於是,心裏始終不安穩的老皇帝,忽然想起了王禹偁此前的詢問?他有多久沒有躬親視事,體察民情,親眼看看大漢的河山,見識大漢百姓究竟是怎樣的生活狀態……

“文渙、文濟呢?”這一日,老皇帝突然問起。

若是嵒脫,面對這種突如其來的問題,怕是張口就來,旁的不說,老皇帝身邊的大小事,他都拎得清楚。

胡德就難了,他得先去查問一番,然後才能給出結果。不過,對於胡德的這種遲鈍,老皇帝倒沒有太大的意見,本本分分的,挺好。

嵒脫就是太精明,太敏銳,導致私心太重,個人考慮太多,到最後連人都沒了。

反應或許遲緩些,但胡德辦事的效率卻不低,只讓老皇帝等了一刻多鐘,便來復命:“回官家,萬年侯在山下行獵,文濟殿下在寢宮讀書……”

聞言,老皇帝略作沉吟,當即道:“讀書習武,這些事情是在京中做的!這宮室,晃得人眼睛都睜不開了,如何能看得進書籍?”

不待胡德反應,老皇帝緊跟著便伸手吩咐道:“通知二人,收拾一番,明日隨朕出巡!”

“官家出巡!”胡德卻是一驚,趕忙表示道:“小的這便通知人安排……”

“安排什麽?”見其狀,老皇帝立刻惱怒地打斷他:“大張旗鼓儀仗,能看出個什麽來!”

嗯,就在不久前,同樣是大擺儀仗,鑾駕入城,卻讓老皇帝察覺了申州士民之異樣,那已然是經過掩飾的了。倘若不加遮掩,那申州民生民情現狀究竟如何,這或許就是老皇帝想要去探一探的了。

老皇帝心思如此,胡德卻嚇了一大跳,老皇帝要微服出巡,這如何能行,微微思考過後,硬著頭皮請示道:“除以二位皇孫殿下外,不知官家屬意何人隨行,何人護駕,何處巡視?”

聽著這些問題,老皇帝就有些不耐煩,但心裏也清楚,他不可能真就偷偷摸摸下去巡察了,那樣,身邊這些人就是死也不敢放他出去。

琢磨了下,道:“讓王玄真把那王欽若帶上,就著此人領朕在申州治下逛逛、講講,其他人就不驚動了。至於護駕,今日殿前誰當值?”

“回官家,營指揮李繼和!”

“讓李繼和挑一隊衛士,便裝隨行,護駕在側!”老皇帝吩咐道:“至於去哪裏,走到哪裏算哪裏!”

“那泰康宮這邊?若娘娘、大臣們問起,又該如何交待?”胡德仍舊充滿疑慮。

“不過一次出巡,哪來這許多顧忌?”老皇帝徹底惱了:“放出話去,朕心情不好,接下來幾日,不見任何人!”

“是!”眼看老皇帝的耐心快消磨幹凈了,胡德也不敢再啰嗦,只能無奈應道。

這人在與不在,氣氛能一樣嗎?能瞞得住人嗎?大漢的權貴們,眼睛不瞎,耳朵不聾,老皇帝就是一個月不見人,但只要人待在那兒,他們就都能老老實實的。

但這些人,胡德哪裏敢表達出來,也只能依著老皇帝的心意去安排。胡德是心情沉重,另一方面,被老皇帝欽點護駕的李繼和,榮幸之余,同樣倍感壓力。

首先一點,要不要上報,從大內軍到行營都部署,要不要讓這些頂頭上司知道。不報,禦駕若是在出巡途中出點什麽岔子,可不是他這小胳膊小腿擔待得起的,但若報了,豈不當即違逆聖意?

至於挑選什麽人,護衛計劃什麽的,反倒是次要的。甭管這些年大內軍風氣如何變化,但衛士們的基礎素質還是過硬的,人手上絕對有保障。

不管下邊人做事如何糾結為難,老皇帝卻是說到做到,翌日一大早,天方蒙蒙亮,便興致勃勃地起行了,還少有地親自騎馬,在晨色的籠罩以及數十隨從的陪伴,下得山去。

而老皇帝所不知道的是,他還未動身,隨駕的高級權貴們,就基本知道他要私訪的事情了,知多知少不管,但風聲是收到了,更甚者,連老皇帝離開行宮的時間以及人員配備都知道,唯一不確定的,只有去向與目的,這畢竟看老皇帝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