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3章 注水的開寶功臣(第2/3頁)

這麽多年了,劉皇帝又要來這一套,就算他自己有所反復,也要顧忌一下朝臣們的想法吧。其他人不提,老趙普會作何感想,盧多遜可是他針鋒相對的死對頭,如今又要用趙普,又要把盧多遜重新擡回功臣閣供著,趙普會沒意見?趙普的器量,可不至於大到這個地步。

退一步來說,即便趙普能忍,其他功臣呢,將他們與一個罪臣並列,那“開寶功臣”的成色會是如何?他們能心甘情願?天下人又當如何看待。這段歷史,這個人物,後人又當如何解讀,只因為劉皇帝偶爾一個莫名其妙的想法?

雖然歷史上總有荒唐皇帝、荒唐想法,但劉旸實在不願意將這個詞與他敬畏了也尊重了幾十年的皇父聯系到一起。

劉旸的沉默太不自然,劉皇帝自然察覺到了其情緒間的微妙變化,也終於瞥了他一眼,再度轉移話題:“為何限定在十二人?朕總覺得,少了些人,開寶功臣大事,豈是這區區十二人就能涵蓋的?”

劉旸眉頭頓時蹙了下,有幾分無奈,開寶定十二臣,這不是劉皇帝自己的意思嗎?當然,事情還沒有定論,聖意有變,增增減減也是可以理解的,只不過,老皇帝這樣的多變,實在是讓人心中沒底。

不過看起來,劉皇帝在此事上還是有點逼數的,只聽他繼續說道:“名單沒擬出來之前,朕覺得十二人就夠了,但現在,卻是明顯不足!你三叔,你大哥,三弟、四弟、六弟,開寶足足二十八年的,我皇室子弟的功勛,同樣不能被遺忘!”

聽劉皇帝這麽一說,劉旸頓時了然,說來說去,目的在此啊……

“陛下所言有理,此事是我等疏忽了,考慮不周!”輕輕地舒了一口氣,劉旸拱手,試探著問道:“是否將三叔、大哥他們,一並列入功臣名單?”

“若是全部列入,是否合適?似乎不太好看?”劉皇帝想了想,說道,但不等劉旸接話,便又開口道:“但手心手背都是肉,少了誰,也都不落忍啊……”

劉皇帝都如此說了,劉旸哪裏還不明白他心裏的傾向,略微琢磨了下,道:“臣回去,再與諸公商討一番,做些修改!”

“該議一議!此事需慎重!”劉皇帝立刻表示道:“但是,也不當拖得太久,為此事,前前後後,也折騰好幾個月了,搞得人心惶惶的,不好!”

這種話,從老皇帝的口中說出來,多少有些諷刺,不過,劉旸還是盡量順著他的意思,恭聲應道:“是!”

“朕看不如這樣,就後天,嘉慶壽誕上,當眾宣布,來一個雙喜臨門!”劉皇帝又道。

聞言,劉旸眉頭當即鎖了起來,看著老皇帝那興奮的勁兒頭,有些遲疑道:“如此是否太匆忙了?只怕時間上會來不及。”

“有什麽匆忙的?”劉皇帝當即擺擺手,一副自信的模樣:“擬定名單,寫上評語,制好冊書,人手充足,半日的時間即可。何況,只是宣布一番,圖個氛圍,具體授勛儀式,另找時間便行……”

劉皇帝說得輕松,劉旸可就大感牙疼,道理是那個道理,但倘若罔顧具體落實過程中難處,那是容易出問題的。

但老皇帝話已經說得如此直白了,劉旸心裏清楚,商量的余地很小,也就不再堅持了。心裏琢磨著,如何把這件事按照劉皇帝的要求與指揮,盡可能妥當地解決……

告退離開,朝廣政殿走去的途中,劉旸的表情很是不自然,有些古怪,更像便秘,全然一副蛋疼的模樣。

到今日,劉旸是真的很難再把握住老皇帝心態了,更無法理解其腦回路,變化得實在太快,也太奇怪,根本把握不住。

說句犯上的話,如今的老皇帝,實在有些不可理喻……

一路上臉都是板著的,沒有太多表情,不過等回到廣政殿,面色已然恢復正常。進入殿宇,殿中的氛圍如常一般嚴肅,劉旸徑入辦公閣堂,落座,內侍奉茶畢。啜了一口,長長地嘆了口氣,劉旸即吩咐道:“去,把兩位趙相公、呂相公、辛相公找來!”

“是!”

隨著太子這一項吩咐,整個政事堂都忙碌起來了,皇帝一句話,下邊跑斷腿。但是,有些事情,在具體落實階段,當真不是劉皇帝嘴上說得那麽輕松的。

劉旸等人加班加點,當夜便琢磨出一份名單,提交給劉皇帝,然後被他自己給否了。理由很簡單,就是劉皇帝看著不對勁,覺得不符他心意。

打回去,繼續改,還是不滿意,繼續改,連改三版,一直到翌日下午,眼瞧著時間似乎不夠了,放出去的話又得實現,劉皇帝終於忍不住,拿出劉旸呈上的最新一版,親自修改。

一番著墨之後,“開寶二十四臣”就在一種緊張的氛圍中突兀地出台了,明顯匆忙,過於草率,突出劉皇帝的隨性。名單擬出來,接下來的事情,就真如劉皇帝所言,只需走走流程與形式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