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 影響力(第2/2頁)

很多裏坊,往往只需吏卒跑一圈,高呼一聲,宣布皇後娘娘的喪訊,坊裏的百姓,便自發地活動起來,有條件的,把紅燈籠變成白燈籠,彩帶變成素布,沒條件的,也從素衣上扯下爛布條,纏在腦袋上。

東京士民如此不約而同的行為,縱觀歷史,也是少見,即便其中不有少官府督促的原因,但更多的,還是東京臣民對皇後的崇敬感情。

坤明殿已然被裝飾成靈堂,符後的遺體也經人收拾後,置入靈柩中,劉皇帝未曾挪步,一直陪著符後說話,只是,再得不到任何回應了。

淒淒零零地坐在靈柩旁,望著牌匾,那哀傷孤寂的模樣,任誰看了,都得潸然淚下,都不需假裝逢迎,實在是觸景生情。很多人都感意外,高高在上的皇帝,竟然也有如此可憐的時候……

關心劉皇帝的身體,不論是嬪妃、宮人,還是太子、大臣,都忍不住勸慰,但每個人都在劉皇帝那要殺人的目光下,放棄勸說。

符後崩後,兩日之內,劉皇帝兩日之間不盡米水,面上不見人色,身體也顯得不支,這可嚇壞了所有人,但誰勸都沒用。還是小皇子劉曜懵懵懂懂地哭了一場,按照大人教的勸說一番,劉皇帝方才用膳,但也是清湯寡水。

符後的喪事,操辦地極其隆重,哪怕劉皇帝知道,符後絕對不希望如此,但他還是要大辦特辦,甚至不惜擾民。

當然,一切還是依照喪儀而來,只是在規模上,要隆重些,若是比較下來的話,比當初李太後辭世時,還要盛大。

經過欽天監擇日,靈柩出宮離城,西行洛陽,劉皇帝親乘儀駕,給符後送行,而隨行者,達數萬人,基本上整個朝廷貴族、官僚及其家屬,都在送行之列。甚至於,有不少東京士民,滿身縞素,主動跟著。

從東京城始,道左兩旁,觀者如堵,都拜倒路邊,熱淚盈眶,目視靈柩通過。這還不算,出城之後,沿途所經州縣百姓,都聞訊而來,同樣披麻戴孝,跪地恭送。

劉皇帝與太子劉旸同乘一車,掀開簾幕往外望去,滿目皆白,漫天的白紙片在淒涼的秋風中起舞,覆蓋在路面,那一排排的伏地的人影,那一張張悲傷的面龐,讓他不由感同身受。

“怎麽出了城,還有這麽多人?”劉皇帝的聲音低沉,顯得有些沙啞,自符後崩後,他就很少主動開口。

劉旸眼眶泛紅,道:“這些百姓,都是得知梓宮西行,主動前來給娘送行!”

“放眼史冊,能做到這一點,也只有你娘了吧!”劉皇帝面上悲喜難言,但顯然哀傷要多一些,兩眼又不禁紅潤起來,拿著絲帕拭淚。

見狀,劉旸也不由得悲從中來,哽咽道:“爹,還請節哀,保重身體啊!”

這樣的話,這段日子以來劉皇帝不知聽了多少遍,此時再聞,真想反嗆一句:節什麽哀,你又沒死老婆!

然而,人家畢竟也死了娘,那種出於發泄的混賬話,終是沒有說出口,只是沉默地點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