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袁家莊

去鹽州州城定邊東北四十裏,有一鄉,名明湖,因鄉外有一湖泊得名。這是一座以漢人為主的聚居點,不過由於明湖的原因,也有不少黨項人散居周遭,共享水源。

然而,就是因為這處水源,漢人與黨項人之間,矛盾重重,已到仇視的地步,在過去的二十年間,發生大小械鬥上百起,死傷過千。

鄉外有一莊,喚袁家莊,莊子不小,占地足有上百畝,建築夯土為主,環繞成壁,莊中有人口數百,同時也是方圓幾十裏的一處大集鎮。

若是向北,甚至能輻射百裏,周圍不論是漢民還是胡民,都願意到袁家莊來交易,換取糧食、布匹、食鹽、酒水,甚至是鐵器。

畢竟,不論是往西還是往南,都要多走幾十裏的路程,方能參與集鎮貿易中。而在袁家莊,不只路程近,還能獲取相對的公平,就連稅吏,都要更好說話。

袁家莊的建立時間,並不算長,至今不過十年罷了。莊主名叫袁恪,恰恰就是“名震西北”的鳴沙匪首領。當然,知道他身份的人很少,也很少有人,會把袁恪同那被整個西北通緝的悍匪“盧南”聯系到一起。

袁莊主在鹽州行事很低調,但是名氣很大,至少在明湖鄉,威望很高,因為他仗義任俠,樂善好施,經常出錢出糧,救濟危難,由此得了一個好名聲。

不只是對莊客,就是對明湖鄉的漢民也一樣,在鹽州這樣的邊遠地區,生存條件艱難,民間的抱團情況要更加嚴重,而袁莊主的出現,也給了漢民百姓一個依靠。

明湖鄉的漢人,大部分都是外遷而來的漢人,以江南人為主,遷居至此,已然整整二十年過去了。二十年的時間,在大西北風沙的磨礪下,也褪去了江南的秀氣,多了些西北的剽悍,環境最是磨煉人的。

事實上,過去在明湖鄉的漢人豪強並不少,袁氏也並不出眾,袁恪之父畢竟是個文人,書香傳家,在世時,也以謙和著稱。

但袁恪不同,能文能武,長大之後,更顯豪傑風采,廣交好友,因其豪情與處置公正,很受贊揚。

而自十年前袁家莊建立起來之後,就更加一發不可收拾,袁家也成為了明湖鄉第一“望族”,袁恪的名聲,甚至在州城中也有用。

這些年,不斷有當地豪傑之士,聞名而來,過門拜訪,不論聲名地位,袁恪都是大開莊門,美酒好肉招待,並親自作陪,供吃供喝不說,臨走還不忘奉上禮。

即便有一些名不副實、混吃混喝的人,也都是寬容相待,常言吃虧是福,人以誠而來,我必以誠相待。這些做派,更加助漲了袁恪在當地的聲名。

袁家莊的建立,是以當年隨其父北上的家仆為基礎,輔以招攬了一些江南同鄉,逐漸發展起來。

到如今,莊內的莊客、莊民,已有三百余人,其中,不乏剽悍之士。而袁恪帶領他們,不只種地墾殖,畜牧經商,還積極參與民兵訓練,每逢兵役、勞役,都是親自帶人,切實地配合官府政令,很受官府認可。

袁恪不只在漢人中名聲響亮,在周圍的胡民中也頗具影響,既服其名聲,也服其武力。其結交的豪傑中,就有不少胡人壯士,包括黨項人。

明湖水源的爭鬥,也是在袁恪的調解下,方才出了一個方案,漢人居南,胡人居北,矛盾方才緩和,並且已經平靜了幾年了,即便有沖突,也都找到袁恪,由他判斷,並且都服其理。

這些年,在明湖鄉一些漢胡百姓中,已經形成了一個共識,有困難找袁莊主,有糾紛找袁莊主,有些官府難以解決的事,找袁莊主準沒問題。

曾經有鄉吏,對袁恪的威望十分嫉恨,上報州城,說袁恪有不臣之心,但其後不久,那名鄉吏就被調走了。後來聽說,感染疫病死了。

而得益於袁恪的苦心經營善名,至少明湖鄉這一片,幾乎所有的漢民,都團結在袁恪為核心的袁家莊周圍,包括一些胡人。

在很多人眼中,袁恪就是一個大人物了,然而很長時間,在大漢的體制之中,袁恪都只是一個微末小吏,曾經當了足足五年的裏正。

但是,誰也不敢忽視袁恪的影響力。當然,想要這樣的影響力,除了本身的人格魅力與能力之外,必要的手段是少不了的,更重要的,需要有官府的支持。

而袁恪在州城,自然不缺後台,因為他的大方,不只一些州官縣吏買他賬,和他稱兄道弟,更重要的,他美貌的妹妹是如今鹽州知州劉訪的姬妾。

搭上了一州之長的關系,袁恪在鹽州,自然是呼風喚雨。對於袁恪,知州也不是沒有提拔意思,曾經有意將他調到定邊城,擔任州捕,不過被袁恪以戀家的緣故給拒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