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2章 聲勢浩大(第2/2頁)

而改走陸路,旅途辛苦,耗時日久且不說,而實際上的消耗支出,要遠大於水運。要備更多的車馬牲畜,沿途的人吃馬嚼,都不是一筆小數字,只是,比起從沿途征調個幾萬百姓,專門為天子行船拉纖,看起來要好聽一些。

人往往為聲名所累,作為皇帝,則更甚之。

當然,樂觀點看,七萬多人的旅行團,這沿途所耗,還能稍微帶動一下當地的經濟。歷來劉皇帝出巡,都有專款公餉作為日常支出,至於地方進獻,是嚴令禁止的。

而七萬人,也不是此番封禪與眾的最終人數,隨著禦駕東行,一大批的官民也都自發地向泰山趕去。

官吏之中,尤其以中原道州為主,至於士民百姓,更是聞風而動,或許他們並沒有直接參與其中,但並不影響他們就近感受一番這大漢立國二十多年來的第一盛大事。

當然,底層的平民百姓,忙於生計,是沒有這等閑心的,真正積極踴躍的,是來自四海八方的士人、地主、商人。

同時,接受邀請的,還有一批人,那便是諸國使節及大漢內外諸族各勢力代表。顯然,封禪不只是大漢的盛事,不只是劉皇帝和他的朝廷關起門來自己玩,還需要諸國鄰邦的共襄盛舉。甚至於,漠北契丹的使者都受到了邀請。

到三月初一,齊聚於兗州的各色人等,已然超過十萬人,而泰山已經有兩百多年沒有這麽熱鬧過了。

在鼎沸與紛擾之中,在萬眾期盼之下,屬於劉皇帝的封禪大典,也按照原定的計劃,有序進展,走向高潮。

只是,事到臨頭,劉皇帝反而有些後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