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0章 政治新星(第2/2頁)

“陛下教誨,臣銘記於心!”張齊賢趕忙表態道。

如今的大漢帝國,在各項制度上,已是趨於完善,但這個完善,也只是相對而言的。對偌大一個帝國的治理,實際上難以做到太細致,這終究是個人治的封建帝國。

雖然中央集權,朝廷權威強盛,但地方上的官僚,權力仍舊是很大的,朝廷總領契綱,地方遵循大政,至於其他任何方面,地方上實際有充分的解釋與行政權力。

拿茶酒事務來說,實行國家專營,並明確由財政司下屬的茶酒使總管全國,但又哪裏真正能細致入微,直接觸及地方道州。

在茶酒使下,幾乎每個道州,都有自己的發言權,都有自己的利益,鹽、茶、酒這三項,代表著財源,代表著利益。

一般而言,朝廷中樞,在保證每年進項的條件下,對於地方,並沒有太過嚴厲的監管,也難以做到。因此,地方上的官員,靈活調整政策,並不稀奇。

雖然實際情況是這樣,但如果要上綱上線的,也有得拿捏,只是一般情況下,不會這麽做罷了。劉皇帝當然也明白這一點,因此,對張齊賢這般說,有嚇他一嚇的嫌疑,也是一種提醒。

勇於任事,敢作敢為,值得鼓勵,但若是為了政績,擅權放縱,未必是好事,在州縣之任,或許看不出什麽,等攀登到更高的職位,達到更高的地位,想要繼續前進,就需要收斂鋒芒了。

不過,對於這張齊賢,劉皇帝也確實帶著一種欣賞的態度,從很早時候起,他就在培養提拔有宰相之資的人才,以便於相權的更替叠代,如今,這張齊賢算是真的入他眼中了。

“不過,壽國公對你,評價可不錯,覺得你在衡水的做法,值得肯定,是個能擔事的強吏!”劉皇帝再度露出了笑容,說道:“他說在供饋北伐事宜上,你做得很是不錯,朕北巡這數月來,自河北至燕山,見了太多地方官員,濫用民力,以致百姓負擔過重,滋生不安,你這小小的衡水縣,卻始終保證安定,這很是難得!”

“臣只是竭力盡職,為朝廷分憂,為百姓解勞罷了!”張齊賢徹底放下心來,謙虛道。

“為北伐事,你這衡水縣,調用了多少軍糧,征役了多少民丁啊?”劉皇帝問。

“回陛下,前後共籌措麥7639石,面2038石,調用丁壯3782人!”張齊賢如數家珍一般,快速答道,幾乎不假思索。

與北伐整體所用,這點耗損,簡直微不足道,轉運到前線,恐怕難以支撐北伐大軍一日之耗,但對於衡水而言,已是全力而為了。

“對你這一縣而言,可不少了!”劉皇帝微微頷首,說道:“不過,於前線大軍而言,糧食耗費固然是根本,軍中酒水,同樣不少,衡水這邊既是產酒地,本可上奏轉運使,全力供饋酒釀!”

聞之,張齊賢明顯一愣,而後拜道:“陛下一言,如醍醐灌頂,令臣警醒,還是臣所思所想,太過刻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