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幸災樂禍(第2/2頁)

“兩個人?”劉皇帝眉毛微挑,有點幸災樂禍地說道:“兩個人好啊!若只一人眾望所歸,遼國此番危機得以順利度過,朝局恢復穩定,這對大漢可就不是好事了!”

沒有人對劉皇帝這包藏禍心的想法表示反對,也不敢,國與國之間,自然是利益當先的,兩強並立的局面,平衡尚未完全打破,遼國自身先出了問題,對大漢自然是利好消息,甚至地盼望其越亂越好,推波助瀾都是必要的。

“這二者,孰優孰劣?”略加思索,劉皇帝問道。

對此,王昭遠侃侃道來:“以臣之見,自然是越王耶律必攝占優。他既是遼主之弟,又輔政多年,有治理國家的經驗,在這種情況下,也唯有他能夠安撫人心。

相較之下,那耶律賢不過弱冠之年,養於深宮,此前雖有些賢名,但終究少不更事,這等緊要時刻,也是難以服眾,難以支撐大局,更遑論執掌國家了!”

聽其言,劉皇帝笑了笑,笑容顯得有些玩味,別的事情劉皇帝或許忘得差不多了,但耶律賢此人,他多少還是有些印象的。正史上,此人算是遼國的中興之主了,遼國對大宋的全面壓制,似乎也正是從他開始的。

雖然這些年,在對遼的情報刺探中,劉皇帝並沒有專門關注耶律賢,畢竟漢遼的國情國勢都有了根本上的變化。

但是,歷史進展到如今這個關頭,耶律賢也正式冒頭了,有走上這個大舞台的可能,哪怕沖著那飄渺的名聲,劉皇帝就不會小瞧他。

“你們也是這個看法?”劉皇帝問李業與趙匡胤。

李業雖然有些看不上王昭遠這個降臣,但還是點著頭:“王學士所言,臣覺得有理!”

趙匡胤顯然更機靈一些,主動問道:“莫非陛下覺得,那耶律賢有什麽奇異之處?”

“奇異之處談不上!”劉皇帝擺了擺手:“但是,倘若此人真能夠與耶律必攝爭一爭,對大漢,自然更好!”

聞之,王昭遠當即道:“倘若如此,遼國兩脈帝系之爭,必然復起,因之而生出內亂,也不是沒有可能!”

“彼若生亂,朕自然期待,不過,卻也不能僅僅拭目以待!”劉皇帝眼神中流露出一種陰險的意味,對李崇矩吩咐道:“把遼國內的密探都發動起來,散播流言,就說有人為奪帝位,串謀暗害遼帝!不必明確指出是誰,給足遼國朝野想象的余地!”

“是!”李崇矩當即應道。

“遼國若生內亂,大漢自然不能袖手旁觀,不只要加把火,還有添盆油!”劉皇帝這麽道:“持續關注遼國局勢,不得遺漏任何消息!”

“是!”

隨著遼帝耶律璟身亡的消息傳來,劉皇帝那顆逐漸沉寂的心再度躁動起來,那股火熱,有許久沒有感受過了。

幸災樂禍,只是一種態度,但針對遼國此番變局,除了那些陰謀亂遼,大漢還當有什麽應對,劉皇帝已然在構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