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改革急先鋒(第2/2頁)

聽其言,劉皇帝不由樂了,通過一直以來的情報分析,韓熙載此人可有些高傲,竟然也能低眉順眼地說出如此恭維之語,莫非是自己的王霸之氣爆發了,讓此公折服了?

心情好轉幾分,看著他,劉承祐道:“韓公不必過謙,你乃天下名士,文章既好,才幹突出,見識廣博,海內皆知,朕本該請教!”

說著,劉承祐還拿起禦案上的一封奏表,對他道:“你前些日子給朕的上書,朕逐字逐句地閱讀了,其中對於治國的論述,很有見地,也深中綮肯,指出了不少大漢當下之弊,朕受益匪淺啊!”

聞言,韓熙載面色微喜,嘴裏還是謙虛道:“老朽只是清談罷了,以陛下之睿智,朝政之清明,所言事務,又豈需老朽贅言?”

“好了,韓公也不必再自晦以示謙遜了!”劉皇帝卻直接打斷他,眼神凜然地看著他,開口說出點實際的:“韓公之議,卻是集中在江南弊病上,似乎志在南方啊……”

迎著劉皇帝的目光,這眼神,這語氣,似乎含有幾分“懷疑”,韓熙載老臉頓時嚴肅了起來,鄭重地道:“陛下當知,老朽當年在金陵,曾主持過一次改革,持續數年,終因後繼乏力,而無法維持,宣告失敗,至今引以為憾。因此,對於江南之弊,略有心得……”

“當初韓公的改革,可是為了富國強兵,為了對付大漢,為了抵禦北兵啊!”劉承祐又悠悠然地說道。

“誠如陛下所言!”韓熙載也坦然承認,緊接著又道:“因此,老朽以為,朝廷如欲革興其弊,政策、手段方面,亦當有所調整,以適應當下之民情、形勢!”

雖然反應並不那麽大,但劉皇帝的眼中還是流露出了一種名為欣賞的意味,韓熙載頭腦很清楚啊,清楚地知道,改革的目標目的是什麽。凡是興革除弊,就怕為了改而改,而罔顧目標,違背初衷。

“韓公所陳江南之弊頗多,但朕觀之,根本問題,還在土地!”劉承祐又輕飄飄地說了句。

見狀,韓熙載當即點頭道:“正是!老朽在南方多年,深知其弊。江南地區,民眾雖多,卻仍有足夠的田土可供開墾耕種,之所以會有大量無地可耕的百姓,皆因金陵朝廷,過於縱容權貴,兼並土地,又有豪右趁機興起,使得諸多百姓不得不依附權貴豪右……”

話都說到這個份上了,劉皇帝也就不再繞彎子了,對韓熙載灼灼而視,道:“當年韓公改革,無疾而終,朕有意讓你彌補這個遺憾,如今,朕有個得罪人的差事,不知韓公可願擔之!”

聞言,韓熙載頓時深吸了一口氣,起身拱手,長拜道:“願為陛下效力!”

劉承祐笑了,指著韓熙載身上的衣裳道:“韓公本為北方名士,既還本朝,實為落葉歸根,怎麽著此粗布麻衣,當以錦袍相贈!”

說著,再度邀請韓熙載坐下,與之談論改興江南弊病的問題,暢談他當初的改革,總結經驗教訓,同時商討具體措施,聊得興起,幹脆留他一起用膳……

而經過與劉皇帝這一番談話,韓熙載躁郁的心也跟著平靜下來,未己,劉皇帝下詔,以韓熙載為東南安撫使,赴金陵辦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