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棉(第2/2頁)

天威外露,兩個小農,嚇得直解拜倒:“小民願意!”

“朕再派些人給你們!”指著兩架車,道:“這兩車棉種,朕就交給你們負責了!”

“是!”

“帶他們下去吧!”

棉花的事務上,有了些進展,劉承祐心情很不錯。帶著盧多遜,漫步於行營中,艷陽高照,落在身上,熱量直暖其心,劉承祐直感整個世界都清明光亮了許多。

“陛下還在考慮植棉之事?”盧多遜主動問。

點了點頭,劉承祐背著雙手,緩緩說道:“此物,春種秋收,一年一季,如今已是盛夏,想要播種下地,也要待明年了。而等他們有所收獲,達到可以在中原大規模推廣的程度,也不是短時間可以成就的。是故,在此事上,朕不著急!”

至於是否能成功,劉承祐是一點都不擔心。

“也不瞞你,朕決議在大漢治下推廣棉植,哪怕通過行政命令強迫,也在所不惜。”劉承祐向盧多遜吐露決心,認真地道:“不過,比起強加於百姓,朕還是更願意水到渠成,上令下行,讓百姓主動種植!”

聽皇帝之言,盧多遜當即道:“陛下,百姓們平日,除了耕種糧食,便是養蠶種桑植麻。既然能植麻,自能種棉。臣以為,天下熙攘,利來利往,將來百姓們或許因不熟悉棉物,不知其益,會有所排斥,但只要朝廷大力宣揚,讓他們了解棉料的好處,讓他們有利可圖,屆時再輔以政令,自然能起良效!”

兩眼微亮,泛起神采,劉承祐看著盧多遜,饒有興趣地問道:“盧多遜,你年紀輕輕,卻很會琢磨朕的心思嘛,你的想法,與朕不謀而同啊!”

聽此言,盧多遜稍微矜重了些,小心道:“臣豈敢妄自揣摩陛下的心思,只是偶然罷了。”

笑了笑,劉承祐望向西方,說:“朕有意在西北大開榷市,由官府組織對河隴諸勢力的貿易,既作滲透,也加強交流,逐漸恢復影響。同時,重新打通河西走廊,鼓勵商賈西市,從西方采購棉布!從西北邊州開始,逐步向東推廣棉制品,讓百姓們先熟悉!”

“陛下的考慮,甚是英明!”盧多遜先是認可,爾後謹慎地提出一些顧慮:“然路途遙遠,交通不便,並且商路風險太大,棉布價值相較於其他貨物不高,只怕沒有多少人願意去販賣……”

“這,倒是朕沒想到的!”被指出問題,劉承祐沒有生氣,反而認真地想了想,道:“在中原植棉得到發展之前,朝廷取消一切棉物的關、市稅,關中、西北官府、軍隊也當適量采用棉制被服。

至於商路的安全,大漢當與蘭涼、甘肅、瓜沙這一路的諸方勢力,共同維護。由大漢牽頭,清剿匪盜,保障絲路安全,維持各地的穩定,他們應當不會拒絕吧!”

“陛下聖明!”盧多遜拜服道,發乎於真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