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不宜擴大(第2/2頁)

“京中官員,牽扯了哪些人啊?”劉承祐實現朝後翻看,嘴裏隨意地問著。

“刑部員外郎李知損!”範質說。

“李知損……”劉承祐掃到李知損,並看向對其罪行的描述,當即嗤笑一聲:“名字倒是不錯,頗有意義,然而朕看他,是既不知損,更不知死!”

“另有都禦史聶文進!”範質又道。

聶文進,乃高祖劉知遠舊吏,立國之初,為樞密院都承旨,後以跋扈擅權,猖狂不矩,被劉承祐發配到關中治州政。那一次,是劉承祐第一次對前朝元勛故舊動手,包括正史上取了“漢隱帝”性命的郭允明。

後以薄有政績,又是開國之臣,高祖故舊,考比之後得以返京,充入新成立的都察院任副都禦史。

此番,從範質口中再度聽到這個名字,還在犯官之列。劉承祐頓時就來氣了,哂笑道:“這個聶文進,朕猶記得,當年貶他去關中的時候,還特意提醒過他!這才還朝多久,真是屢教不改!”

又看了看其他牽扯在內的官員,劍眉深鎖,擡眼即問道:“所有涉案在京官員,都認罪了嗎?”

範質稟道:“回陛下!趙鳳攀咬十余人,經臣查證,有真憑實據者,僅這數人,無可辯解,悉數認罪畫押!”

“另外……”難得的,範質露出了一絲遲疑。

“說!”這副作態,頓時勾起了劉承祐的好奇。

“趙鳳還提到榆國公李洪信!”範質說道:“經過臣查證,榆國公與趙鳳,確有所往來,但是否有利益輸送,尚未有實據,是故……”

“既然沒有實據,那就不需要多說了!”劉承祐有點強硬地打斷範質。放下奏章,沉吟了一會兒,擡眼看著李、範二相,問:“此案,到此為止,算是有個結果了。不知二卿以為,當如何善後?”

目光下意識地看向對方,在空中交流了一下,範質應道:“所有犯事的官員,皆按律處置,一應判罰,臣皆具書於本章,請陛下禦覽勾決。”

聞言,劉承祐又拿起範質的奏本,稍微掃了掃,提起朱筆,三下五除二便勾畫好,漫不經心的動作,就定下了幾十名內外官吏的下場。嘴裏則道:“範卿的判罰,自然是公正公平的,所有案犯,一字不改,皆照此辦理!”

“是!”範質應道。

李濤也站了出來,稟道:“陛下,經此案後,內外官職,缺額頓生,尤其是淮東轉運司,幾乎影響公務之處理,財稅之輸送,當從速選派幹吏以填補。另,此次辦案,有功人員,也當施以褒獎,以酬其勞!”

“李卿有什麽意見?”

李濤說:“淮東轉運司,臣以為可以沈遘繼任;禦史孫方,處事幹練有方,不負使命,可繼聶文進為副都禦史;首先舉告之綱吏鄭榮,其不避強權,因國事朝綱被害,當優渥其家小;至於範相……”

“陛下,臣所為皆本職,朝廷出了此等臟吏,此前未能發覺,更失其責,實不敢居功!”聽李濤提到自己,範質果斷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