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章 蜀廷的爭執(第2/2頁)

我聽聞,我軍受樞密主動出擊,欲截漢軍歸路,結果為其所察,中伏兵敗,以致兵力大損,防線崩潰,在此事上,樞密就無過?”

“你!”見李昊當殿攻訐自己,王昭遠短時就怒了:“我在成都,如何恩能夠控制千裏之外的戰事,朝廷決策,李廷珪執行不力,壞我策略……”

“計之所出,罪在他人,這就是王樞密的擔當?”李昊不由譏諷道。

“夠了!”見二人當場爭執起來,孟昶卻是不耐了:“朕不是來聽們爭吵的!出擊之事,受朕應允,方才發令,依李卿的意思,罪責在朕了?”

迎著孟昶冷測測的目光,李昊微微一驚,趕忙拜道:“臣不敢!”

但心裏,則更感無奈,到這個程度,孟昶仍舊倚重王昭遠。

深吸了一口氣,盡量平復心情,瞧向王昭遠:“樞密院有什麽計劃!”

王昭遠也是有所籌謀,答道:“臣以為,冬季既至,縱使漢軍戰力再是強悍,也難以逆天時而進軍。興元府那邊,只需著諸軍據城關、山川形勝死守,拖過此冬。

同時,於國內征召編練新軍,補足損失兵馬,保證軍力。臣打算,在此冬,從兩川州縣集中精壯,調整布防,並新征召五萬健兒!”

“新兵之事,當從速著手進行!”孟昶立刻表態。

“是!”

秦鳳一戰,對蜀國的兵力而言,損傷太慘重了,加上前邊兩次,孟蜀這些年的常備軍隊幾乎快換了一輪了。這種時候,不管戰力如何,將數量提上去,才是最重要的。

“陛下!”李昊再度開口了:“此番開戰以來,朝廷前後已調集了百萬糧餉,今歲兩稅幾乎消耗一空。如再大動幹戈,只怕國庫支撐不住,前線猶需錢糧支撐。再征召這麽多軍隊,抽調民力,勢必影響到民生……”

“若無軍隊,如何禦漢,如何守邊,難道放任漢軍破關?”這回不待王昭遠發話,孟昶自己即駁斥李昊。

老臉微微有些掛不住,略作猶豫,拱手道:“陛下,秦鳳一戰,可見漢軍之強。此番,北漢已奪回四州,不若聽從南平王的建議,遣使與北漢罷兵議和!”

沒錯,得知秦鳳戰事的結果後,大漢朝的“忠實”小弟,南平王高保融主動修書一封,派人發來成都,建議孟昶向北漢稱臣納貢,以保平安。

聽李昊之言,孟昶冷著一張臉,似無什麽變化,實則心裏已經有所意動。同漢軍打到底,連連戰敗的情況下,孟昶根本沒有那個底氣與志氣。

孟昶不說話,王昭遠則冷笑了兩聲,說:“戰事發展到如今,如何能輕易罷休?以漢帝的霸道與貪婪,我朝要付出多大的代價,北漢才會罷兵?即便卑躬屈膝,求得休戰和平,又能苟全多久?”

“陛下,我朝雖遭受重創,但底蘊猶在,還可與北漢奮力相抗!只有擊退漢軍,陛下才可真正保得太平!”王昭遠鄭重地向孟昶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