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湖南:你方唱罷我登場(第2/2頁)

動了手,便再無余地,潘叔嗣一發狠,幹脆盡起辰州兵,迅速東進,打算趁王逵反應過來之前,先發制人。突襲武陵城,王逵無備,竟然被其一舉奪下,王逵被亂兵所殺。

潘叔嗣由此,順利地占據的湖南的禍亂之源——朗州。

大概潘叔嗣,自己都沒有料想到,進展會如此輕松,意外大喜。不過動作倒也麻利,收編散卒,反吞並了王逵部下,得以占據朗、辰二州,擁兵五千多,一躍成為湖南境內一股大勢力,野心也跟著起來了。

占據朗州後,潘叔嗣迅速地轉變了立場,開始擔憂起其他兄弟來,對他威脅最大的,當然是占據長沙的周行逢了。

周行逢原本有被唐軍搜刮破壞過的長沙城,但此人夠狠,也夠幹練,控制長沙後,曾一日之間,殺了上百犯法之人,對手下矜功害民者,也都不留情,得以迅速穩定人心,恢復秩序。

其後,招攬流民,收容楚卒,在淮南戰酣之時,發兵南下,控制了衡州,並假漢廷之命,招撫桂、郴、永、道等州,主動建議讓張文表等其他兄弟去駐守。

後來與王逵發生齟齬,各自上書朝廷,指著對方。劉承祐自是和稀泥,讓周行逢領兵攻唐,周行逢也這麽做了,率軍傾城而出,東去攻打南唐袁州。

周行逢這個人頗有心計,入唐境,面對唐將死守州城,也不在意,自領一軍監視,而分遣部下,在袁州境內劫掠財貨、人口,獲七千男女及財貨而退回長沙。

在半年之內,周行逢得以實控潭、衡二州,擁兵上萬,實力完全壓過兵敗的王逵。

是故,當潘叔嗣得到朗州後,怎能不對周行逢這頭餓狼表示忌憚。一面訓練兵馬,修繕城池,搜刮錢糧,一面派人去長沙,向周行逢訴說自己攻殺王逵的“苦衷”,說自己只為活命,並大度地邀請周行逢入住武陵城。

對此,周行逢表示理解,並主動提出,願意上表東京朝廷,請封潘叔嗣為武平軍節度使。潘叔嗣推辭不受,將原本被他們十兄弟推為“門面”的前節度使劉言給扶上台,自己當副使,同時上表東京。

對於湖南的那些情況,漢廷並沒有插手的意思,持坐觀態度,降詔同意了。得到了自己想要的,“大義”在手,潘叔嗣自覺安穩了,開始在武陵城中享受起來。

而周行逢,對於朗州豈能沒有野心,見麻痹潘叔嗣成功,開始地挑動其部下。此前在長沙,造邊鎬反的孫朗、曹進二人,進入了他的視野。

當初,此二人率部下投靠王逵之後,頗受重用,在驅逐唐軍的過程中,憑著對唐軍的熟悉,多有建樹。王逵被潘叔嗣殺了後,一齊被收編,但是,在潘叔嗣麾下,財富、官職都沒有得到提升,心生怨氣。

面對周行逢的暗中聯絡,果然動心,在不久前,設宴殺了潘叔嗣,並直接領軍突襲帥府,將節度使劉言也順便解決了。其後,二者占據朗州,孫朗自稱武平軍節度,曹進為辰州節度,並上表朝廷請封。

對此,漢廷這邊,還沒有反應,周行逢就先行動手了。

郭榮向劉承祐道:“周行逢打著‘替天行道,制暴平亂’的旗號,又廣布檄文與南邊的兄弟,說是為了劉言與潘叔嗣復仇。臣與折公商討認為,朗州幾經叛亂攻殺,兵力銳減,軍心不穩,孫朗、曹進二人,只怕擋不住周行逢!”

劉承祐點了點頭,問:“針對湖南之亂,二位覺得,朝廷當作何應對?”

折從阮回道:“王逵、劉言、潘叔嗣,都是受到朝廷封賞的節度,屬下連叛,相互攻伐,完全無視朝廷權威。若依此,為鞏固朝廷威嚴,當支持周行逢平亂。但是,周行逢未經朝廷允許,私發兵馬,分明是以平亂復仇之名,行吞並擴充之實,其野心昭然,也不能放縱!若是讓周行逢,再將朗州占據,則其盡據湖南膏腴之地,勢必為害,將來朝廷更加不好控制!”

“你們發現沒有,這個周行逢,扯虎皮做大旗的手段,卻是異常熟練!”劉承祐頷首,哂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