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貴戚解權(第2/2頁)

是故,兩年多了,始終在禁軍統帥的位置上,而劉承祐還沒有撤換他的意思,還需要他這樣一個出了能力之外各方面都符合要求的元老宿將充當門面。

在劉承祐未設置殿前副都指揮使與馬、步軍指揮使,且尚洪遷逐漸放權的情況下,殿前司馬步諸軍日常統率事務,實際上已經是由慕容延釗處置了。

比起殿前司,侍衛司的變動還要大些,一二把手,正副都指揮使都被換了。侍衛馬步軍都指揮使白文珂,以太尉銜致仕;副都指揮使李洪建,對於這個舅舅,劉承祐並沒有厚此薄彼,同樣厚祿榮華賞賜。

繼任的,是國丈,臨清王,前鄴都留守、天雄軍節度使高行周,以之統率侍衛兩軍。少不了制衡,劉承祐的選擇是樞密副使王峻。王峻性格越發孤高自負,容不得人,但此人的辦事能力與效率,卻是越發高了,用來得罪與制衡人,卻是再好不過了。

原本把他放在樞密院,是為了制衡郭威,結果出乎劉承祐意料的是,郭威太滑了,平日裏敦厚、低調、謙遜,又順著王峻的毛捋,即便王峻攻擊性十足,仍舊被郭威給化解了,並且在樞密院的地位日漸鞏固。在樞密院日漸權重的情況下,這種情況,並不是劉承祐想看到的,所幸將王峻調出樞密院。

同時,高行周被調回東京任侍帥,對於後宮的高貴妃,著實是個不小的支持,尤其在劉旸、劉晞兩皇子出生的情況下。已將平衡手腕練習到家的劉承祐,又見機將另一個老丈人符彥卿調至大名府,繼任天雄軍,鎮守鄴都,並封為衛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