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正文完

◎他與阿菀,恩愛兩不疑◎

“橫豎祖母、義母與姐姐都呆在京城之中, 春狩的紛擾是打擾不了他們的。”顧菀神情放松,將最後一口牛乳茶飲盡。

為著怕老夫人得知消息後擔憂,她特意從顧府中將顧芊和她生母孫姨娘接到了肅王府中, 美名其曰照顧老夫人。鎮國中尉還以為這是顧菀願意和母家緩和關系的前兆,殷殷勤勤地就將人給送來了,還詢問自己可否探望一下老夫人,只不過被老夫人自己給拒絕了。

“他哪裏是想見我, 不過是想借機進了肅王府的大門,回頭好借著肅王與你的名頭,不知道要做出怎樣違紀亂綱之事。”老夫人顯而易見地神色厭倦,看透了自己生出來的好兒子,對顧菀道:“菀娘放心, 任由他拖累顧氏一族傳下來的爵位, 已然是我的底線,怎麽能讓他再做出些拖累王爺與你的事情?”

老夫人最近正拿了顧氏一族的族譜來看,一邊看一邊問顧菀:“我近日差不多要拿定主意了,到時候菀娘過過眼罷?”

顧菀彼時笑意盈盈應下, 此刻想起面上也不由得帶出和婉的笑容。

謝錦安見顧菀彎起眉眼,自己的一雙俊眉也就跟著輕輕彎起,接話道:“是呀,連帶著葉世子也舒舒服服窩在靖北王府中, 聽聞張小姐每日都去登門送吃食,當真是美死他了。”張瑞因為被安樂伯打了頓板子沒來, 又為著是受了委屈, 倒是能在安樂伯府中清閑一段日子。

顧菀抿唇一笑, 側身倚在謝錦安肩上, 將自己懷中放著的一枚荷包遞到謝錦安懷中:“這是昨兒瑛姐姐給我的, 說是義兄讓她轉交的。”這段日子為著不惹武王的眼,謝錦安不曾前去看望葉嘉嶼,而顧菀則在被靖北王妃惱了後,就不曾再去。

這樣一來,張瑛就成了兩府之間最好的往來人。

“我早晨倒是掂了掂,像是小小的很重一塊。”顧菀眼睛望著那荷包,很是好奇。

謝錦安聞得顧菀的形容,了然一笑,將荷包開了一點小口子,送到顧菀的眼前。

這不看不要緊,一看顧菀就明眸圓睜,幾乎要小小地驚呼出聲來——雖然她未曾見過此物,但從上頭流傳出的沉厚銅光與猛虎形狀,也能猜測出這是葉嘉嶼帶進京的靖北軍的虎符。

“葉世子從前與我說過,若天子有命,靖北軍自當遵從。”謝錦安將嗓音壓低,好似從青山上流下來的一汪沉泉,清清澈澈帶著說不來的低沉動人:“但危急時刻,靖北軍私底下更認靖北王府的虎符。”

葉嘉嶼將虎符交托於謝錦安,基本上就相當於認定了謝錦安是未來的潛龍,提前將幾乎所有的身家奉上,孤注一擲。

顧菀面上湧起動容與鄭重:“那咱們這次,可只許成功,不能失敗的。”總不能辜負了旁人的一腔期許。

謝錦安眉眼湛然,亦萬分慎重地頷首:“自然。”

說完這話,謝錦安微微一笑,於顧菀寬慰道:“這回與阿菀一起,定然是成功的。”

“我現在只擔心一件事情。”顧菀清淺一笑,說起自己的擔憂:“若是武王的舉措不慎被皇上發覺,叫皇上吩咐人將其拿下,那可就達不到咱們的目的了。”

皇上年紀漸漸大了,逐漸變軟的心腸不止體現在對於謝錦安的暗中保護和教導上,還體現在對於太子和武王的處置之上——要是放在十年前,早在得知景州剿匪時,太子有納山匪精要為私兵的想法,甚至不惜悄悄放過一馬,讓那些山匪精要逃走的時候,皇上就會即刻下旨,廢了太子之位,而不是像現在這樣,等又過了半年,春闈受賄之事、元旦宴席之事接連發生,才借口軟禁太子。至於武王,亦在景州剿匪之事上,特意派人阻攔剿匪之事的進度,就是為了給太子添堵,讓太子所做的庸碌之事又變多一件。

所以要是皇上提前被人擒住武王,保不齊最後也只是一個軟禁的下場,當真是有些斬草不除根了。

太子慵懦,武王相比之下可狠心辣手許多。

“不會的。”謝錦安搖了搖首,低聲道:“阿菀放心吧,如今皇上夜不能寐。從前他靠著安神熏香入睡,到現在用得久了,只能淺淺睡上一兩個時辰,就會被夢中場景驚醒。”

“他每日撐著上朝已然是勉強之舉,哪兒有空管武王露出來的細微不對勁之處。”

顧菀含笑點了頭。

兩人之間話音稍落,就覺得座下行駛平穩的馬車微微一頓,有趨停的模樣。

謝錦安將馬車窗上覆著的簾子掀起一角,向外一看,同顧菀道:“到京郊行宮了。”

“京郊行宮有一小段是連著溫竹山的。”謝錦安不免想起那日在月下於顧菀的驚鴻一瞥,俊眉含情:“往後有機會,我帶著你繞小路去溫竹山捉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