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第一百三十八章

◎武王和德妃從外頭看,是榮耀極了◎

年節的所有宴席都是平平淡淡過去的。

各宗室各世家都是懷著心思, 在觥籌交錯間探聽著消息。甚至有人為了打聽太子的“病情”,去給鎮國中尉送了頗貴重的賀禮。鎮國中尉自是來者不拒,回頭就殷殷切切地寫信詢問顧蓮——原以為嫡女蠢笨, 斷了他攀附武王的青雲路,不想裏頭竟然還有幾分柳暗花明的意味,又給府中掙來了這麽些能換銀錢的東西,那就還是他的好女兒。

至於顧蓮是否有回信, 又是如何寫的,顧菀沒讓人去探聽。

她只知道,自從皇後身子初愈後,就日日吩咐人去東宮,將顧蓮請過來, 站上一整日或是半日的規矩, 對外頭言說的自是親自教導宮中禮儀。

老親王府因老親王險些沒氣鬧過兩回,都是顧萱帶了牌子去宮裏請太醫,沒怎麽驚動皇上與太後,也就順道去看了看顧蓮。據琥珀所說, 兩人皆是冷臉一番嘲諷,顧萱更是逼著顧蓮向自己行禮問安。顧蓮原是極其不願意,僵持在原地,後來太子傳了話, 讓顧蓮對長輩客氣些。

如此一來,顧蓮就冷笑著行了禮, 顧萱如願以償卻更為惱怒, 拂袖而去。

“我記得從前顧蓮說起太子時, 顧萱總是滿面艷羨。除此之外, 更有幾分向往。”顧菀聽到消息時, 正在用一盞澆了茉莉蜂蜜的熱元宵,頓時覺得這蜜糖變得更甜絲絲起來:“若是太子幫著顧萱說一兩句話,指不定現狀還能幾分轉機。”

比如哄著顧萱,讓顧萱借著老親王府那剩下的勢力與尚未離開的攀附之人,在朝堂中為太子或李丞相轉圜幾句。

偏太子從未和顧萱講過話,開頭第一句就將顧萱給得罪得死死的——當初在皇上面前,被父親半脅迫著承認心悅老親王,又默認自己患有瘋病,當真是顧萱心頭的一塊膿疤。

“正因為太子如此,所以顧良姊轉頭就來問王妃的主意。”琥珀笑得隱秘,問顧菀:“王妃娘娘怎麽回呢,琉璃還在巴巴地等著娘娘的回話呢?”

顧菀略挑一挑眉,將琥珀召到身邊,俯身道:“你同她說,既然她當初能一月就仿出我的字跡,那自然也能仿出老親王的字跡。”

“她若是覺得心中有氣,可以找法子自己報復回去。”

琥珀瞬間明了顧菀暗含之意,含笑起身,特意道:“王妃放心,奴婢會叮囑琉璃,讓她用最不起眼的傳話人。”

謝錦安進來的時候,正好聽見主仆二人這段對話,不免驚喜道:“我正打算與阿菀商量這件事情,不想咱們的打算竟然都是一樣的。”

他十分熟稔地坐到顧菀身邊,眼饞地看向碗中熱乎乎的元宵。

顧菀就抿唇輕笑,舀起一勺吹涼,再小心舉到謝錦安的唇邊,瞧那薄唇微微一掀,將一小勺的元宵像喝水一樣喝到口中,再如品味珍饈佳肴一樣細細品味。

顧菀也不心急,等著謝錦安將元宵慢慢咽下,才支頤問道:“如今李丞相之事已然交予你近兩月,都已經出了年節,皇上可有什麽打算?”

不錯,李丞相並洛州行宮之事一直拖到現在,其實是有皇上的授意在裏頭——前腳太子和皇後就因為旁的原因生了病,後腳李丞相就被無數的奏折參上,其中明顯不少人都歸屬了武王。

皇上能因為太子顯露的、想要與靖北王府結親借勢的野心,就借口軟禁太子與皇後,自然也會因著武王想要上位的勃勃野心而惱怒,選擇讓謝錦安來主辦這件事情,順便讓協辦的官員暗示謝錦安這件事情一點兒都不著急處理。

不過先前那些參奏的官員,還能用年節下不要晦氣來安慰自己不急著催李丞相被查之事,但如今過了年節,他們就難免焦急起來,恐怕催促的折子一道接著一道,裏頭指不定還有隱射肅王無能等字眼。

謝錦安低笑著回答道:“兩日後罷——最近武王尋由頭來戶部找了我兩三次,還想仗著眼睛好偷偷看賬本,被戶部尚書小心攔了回去。”

“他這樣心心念念惦記著這件事情,總不能再拖著了。”

“等兩日後,武王忍耐不住,在朝堂上吩咐人當眾提起此事時,我再將進度上報罷。”

“反正現在在皇上眼睛裏,已然是武王來私下催促威逼我了。”

說到此處,謝錦安對著顧菀眨了眨眼睛,瀲灩的眼眸中流淌出淺笑:“我就在皇上面前做一個被搶功勞、又被不斷催逼的受害人就好了。”

見顧菀面上染了相同的笑意,謝錦安不由得溫柔望去,口中道:“近日安樂伯家的女兒似乎遞了幾次帖子,說想請阿菀去騎馬?”

“是,只是年節時宗親裏的宴席應付當真是麻煩,就一直推脫了。”顧菀說起時眉眼間有一點不能赴約的無奈:“不過二月末倒是有時間,能去給她與葉世子的策馬比賽做個裁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