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第一百一十二章

◎肅王妃可協助處理宮務◎

懷著對皇後、太子與武王那種恨鐵不成鋼的失望, 對他們所做之事的怒火,以及對顧菀的贊許,皇上面上分毫不露地踏進了壽康宮。

兩個時辰前, 羅壽急召太醫院院令秘來禦書房,為突然吐血的皇上診治。

把完脈後,院令剛來時一副焦急上火的神色緩和了不少:“皇上放心,這忽然吐血是因為皇上本就有些積勞成疾, 氣虛上火,又猛然生氣憤怒,導致肺腑間氣血上湧,才導致的。”

“只要皇上好生歇息,暫緩政務, 輔以藥補食補, 想來不會有大礙的。”

揮退太醫院院令之後,皇上就讓羅壽盯著夜漏,小憩了一個半時辰,隨後用了一碗補氣的苦藥, 才面色紅潤地前來壽康宮。

他心中還想著院令所詢問的最後一句話:“微臣大膽,覺著皇上可能今日睡眠不安,常作積年困擾的夜夢……微臣並不敢詢問,只請皇上疏散心結, 保重自身。”

眼前快速地閃過關雎殿中的牌位。

積年舊夢麽?

他自從那一日以來,的確是日日都能看見舊人。

曾經因不知進退而讓皇上心生厭惡, 如今卻無比懷念的舊人。

*

皇上向著太後行禮問安, 又在扶著太後前往膳廳的間隙, 溫和讓顧菀起身。

“肅王妃若無邀約, 便來陪著太後與朕用餐罷。”

語氣中有著一點點的贊許與認同。

“多謝皇上。”顧菀並無驕傲之色, 只認真又行了一禮,才輕輕踏步跟上。

至了膳廳,顧菀便如從前一般,沒有落座,而是到太後身邊,預備浣手後拿起布菜的銀筷。

太後笑眯眯地拉住顧菀:“好啦,都給哀家按揉了一早上額頭,還陪著哀家說了許久的笑話,如今還要服侍哀家用膳——哀家知道你的孝心,也心疼你,就當是個小家宴,坐著一塊兒吃罷。”

顧菀眨了眨眼,含著幾分羞赧,道了一句“這都是孫媳應當做的,不累的”,隨後推辭了兩回,最後拿捏著度行禮謝恩,坐在了皇上與太後的下首。

太後不由得對皇上感嘆道:“這宮裏頭,莞娘可是頭一個令哀家事事順心、樣樣滿意的小輩,不怪當初錦安要娶呢。幸而哀家當初沒聽皇後的話,不然可要錯失一個可心的孫媳了。”

“莞娘往下,也只有柔安與康陽乖順些。”

太後或許是隨口有感而發,但皇上聽在耳中,惱在心中。

尊孝太後,是皇宮中所有人都應該做到的,是被百姓們稱頌在口的皇室品德。

皇後身為後宮之主,理應身為表率,教導後宮嬪妃兼皇子公主,都爭著時時孝順太後,讓太後舒心——後宮和睦團結,是皇位穩固的根本之一。

但如今太後感嘆,所提及的竟沒有皇後!

這並不代表她平日裏沒有孝順,只是與顧菀、康陽郡主和柔安公主比起來,不夠真心恭敬,讓太後難以記住罷了。

心中雖這般想著,皇上面上神色卻一點兒未變,只專心替太後夾菜,順便溫言解釋了昨夜清思殿發生之事,主要點明和太後那母家的表親無甚關系。

後又為著讓太後高興,將謝錦安想的解決祈天台之事的辦法道來,帶了點口是心非說道:“還算勉強可取,就是和肅王人一樣,透著一股油嘴滑舌的勁兒。”

“錦安那叫口齒伶俐!”太後為著謝錦安高興,聞言就嗔了一眼皇上。

皇上低頭笑笑,將目光落在了一直安靜用膳、動作斯文的顧菀身上:“方才朕來,聽聞肅王妃的治府之道,覺得甚是不錯,想來假以時日,肅王府必然是欣欣向榮、仆眾敬職的。”

面對皇上突如其來的稱贊,顧菀在極短的怔然過後放筷起身,福身謙道:“皇上謬贊了——兒媳能不出錯,全然是皇祖母為肅王府挑選了得力人手的緣故。”

若無李管家,她也不能在短短幾天之內就上手王府的所有事務。

“坐下、坐下,不過一個小問話,不用如此拘禮。”皇上對顧菀壓了壓手,見顧菀坐下後,才對太後頗為突兀地轉了話題:“母後近日的身子可還好?柔安可是懂事?”

“不好不壞罷,柔安幫哀家管著那一小部分的宮務,也算得力。”太後微笑著點點頭,忽然似想到了什麽,笑意淡了些:“皇上覺得德妃與淑妃管著宮務,並不得用?”

“皇後今早在清思殿後殿暈過去了,可想而知身子越來越差了,往後兒臣並不打算讓皇後再掌管宮務。”皇上淡聲道:“至於德妃與淑妃……雖母後覺得是初掌宮務、觀念不合的小事情,未曾與兒臣說過,但兒臣也知道,她們二人已有三回為了一件小事情來煩擾母後。”

“兒臣當時分宮務,就是不讓母後為此煩心,她們既然做不到,那就不必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