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1章 趕山最好的時代

經過一下午的晾曬,呂律制作的蚊香已經幹透,變得硬邦邦的。

他將蚊香用油紙袋裝了起來,回到屋裏,找來鐵絲和一塊小木板,簡單制作了一個蚊香支架,然後用火柴點燃。

一縷青煙在屋裏輕輕地飄蕩著,散發著一股淡淡的艾草氣味,在屋裏擴散開來。

陳秀清和陳秀玉親眼見呂律做的,倒不覺得有多奇怪。張韶峰等人就不一樣了,看著新奇,都紛紛問是幹啥的。

“能驅趕蚊蠓,剛做出來,我還不知道效果咋樣!”

呂律簡單地說了句,爬到炕上,重新盤腿坐下,端著酒杯示意幾人繼續喝酒。

話題再次回到找金子上邊來。

其實,對於找金子,張韶峰等人更多的是好奇,畢竟,正如陳秀玉所說,從古至今,有多少人在這片大地上來回翻找,哪是那麽容易就能找到的。

都知道金子歷來值錢,誰不愛啊!

現在聽呂律說他自己就會找金子,幾人都是非常疑惑的。

但轉念一想,他們又發現,呂律對大荒,可比他們這些土生土長的人還要熟悉得多,也了解得多,別的不說,在大荒裏縱橫那麽長時間,從哪裏到哪裏,呂律就表現的非常門清,仿佛整個大荒的地形都在他腦海中裝著一樣,就沒有撲空過。

再者,大荒裏,尤其是大興安嶺,確實有很多常人難以到達的地方,幾十上百公裏的無人區那也是常見。

就即使有人到了,也不見得就會找金子。

思來想去還是覺得呂律說的還是非常有可能,因為他們有足夠的能力去趟那些無人區,變得越發期待起來。

而呂律的底氣,最大的莫過於自己就知道一些在後世才找出來的金礦位置。

他自己也在大荒裏闖蕩的時候,認識不少在這年頭淘金為業的工人或是曾經有過這方面經驗的老人,沒有後世的各種儀器設備,但卻聽聞過不少古代找金子的法子。

HLJ沿岸,素以“三千裏江山,金子鑲邊”著稱,這可是國內最著名的砂金礦區之一,金礦的儲量之豐富在國內首屈一指。

隨著改革開放,對黃金這種硬通貨的需求急劇增加,於是出現了專門尋找黃金的隊伍——黃金兵,在大小興安嶺縱橫多年。

哪怕如此,直到新世紀後,都還在有新的大型金礦被找出來。

呂律在塔河縣瓦拉幹林場說過,那地方就有金子,那是因為他知道,就在塔河縣城東邊幾十公裏外的寶興溝裏,就有一座在二零零七年才被黃金兵找到的大型金礦。

在這年頭,黃金兵的設備也落後啊。

他們找黃金的法子,其實跟呂律差不多,更多的是在依靠古人留下來的智慧。

在這方面,呂律根據自己所了解的東西,也不會比他們差多少,而且,有著滿腦地的信息,能更有針對性地去一些後世找到金礦的地方去找。

當然了,對於呂律來說,他所能考慮的,也就是找一找砂金了。

自然界中的黃金大都以單一物質的形式存在,少量的金屬化合物。

從直覺上看,通常將金礦分為砂金礦和巖金礦。

砂金礦本質上是一些大型金礦長期遭受水蝕和下遊風蝕沉積形成。這玩意,順著有溝有水的地方去找就對了。

這也是最容易得到的金子,淘金,主要淘的就是砂金。

至於巖金,大都在火山巖、沉積巖和變質巖中,從選礦角度可以分為石英型礦脈、破碎帶蝕變巖,石英方解石等。

其實意思也很簡單,選擇有石英的地方,有山崖斷層的地方去找就對了。

就以石英脈型載金礦來說,主要就是以黃鐵礦為主,金礦就存在脈石與黃鐵礦或是其它金屬礦的裂隙之間,這也是屬於比較容易選取的金礦。

而往往砂金的源頭就是巖金礦所在的位置。

石英石是啥?

它有一個很多人都知道的俗稱:馬牙石。

黃鐵礦之類的伴生礦就更不用多說了。

那麽大片荒野,只是悶著頭沒有依據地順著所見的山溝溪流去找,那也相當於大海撈針,純粹是在碰運氣,而往往這樣的運氣,早被前人去碰過無數次了。

呂律聽過見過的不少,尋龍點金的法子,甚至包括一些風水的運用,他都知道一些。

如同擡棒槌一樣,找金子,那也是需要觀察群山發現其脈搏的。

別小看了風水,金子的存在本就依賴於蜿蜒的山脈,它不僅僅是風水,也是古人對山勢和找礦規律的總結。

玄而不玄!

古法、後世的了解,聽過的傳聞……種種信息在呂律這裏,交融成了一個大雜燴。

雜有雜的好,可考量的東西也多,哪怕是去碰運氣,也比別人要更有針對性,找到金子的幾率要大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