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0章 知音

呂律和陳秀清兩人趕著馬車,將那根粗大的榆木送到孔思仁小院的時候,孔思仁正蹲在院子裏,小心打磨著用麻布墊著的數十件大大小小的工具。

很多工具,呂律根本就叫不上名。

孔思仁認真專注得連呂律和陳秀清趕著馬車到了院外停住都不知道,只是戴著眼鏡,細細地比對著工具的鋒口,比看一會兒,就用銼刀或是磨石打磨幾下,小心而且謹慎。

陳秀清想上前去叫門,被呂律一把拉住。

這一等就等了十多分鐘,直到屋子的大門被打開,她的老伴端著些蕓豆出來晾曬,才看到呂律和陳秀清站在院外,趕忙過去拍了拍孔思仁的肩膀:“老頭子,你這是咋搞的,客人來了都不知道將人迎進來……是小呂來了呀!”

“啊……”

孔思仁回頭看著自己老伴,沒反應過來。

他老伴跺了跺腳,狠狠地瞪了他一眼,將簸箕直接放地上,趕忙跑過去給呂律和陳秀清開門。

孔思仁看到是呂律,也連忙站了起來,歉意地說道:“是小呂啊,我剛才沒注意,抱歉啊,你們咋也不吱聲?”

“等了差不多二十來分鐘了,律哥不讓打擾……”

陳秀清等得有些無趣了,話說得多少有點不爽,立馬迎來呂律的一陣白眼,不敢再往下抱怨。

呂律隨後沖著孔思仁微微一笑:“沒事兒大爺,這麽專注認真,精益求精的態度,那可是工匠精神,你老是高人啊,佩服啊!看看,我這次又給你送材料來了。”

馬車趕進小院裏,呂律和陳秀清兩人合力,將那段榆樹卸了下來,呂律這才看著孔思仁笑道:“你看看這段榆樹老木頭疙瘩材料咋樣?”

上輩子,這段木頭可是被外地的商人買掉的,那麽大老遠都舍得花大精力弄回去,這段木頭肯定是好東西。

孔思仁推了推架在鼻梁上的眼鏡,繞著榆木觀望,又讓呂律和陳秀清翻了一圈,最終興奮地點點頭:“好木頭,好材料,一定能打造出個好東西,我已經突然間有想法了,這個木頭,我一定會給你雕個好物件出來。”

“這些腐爛、蟲蛀的地方沒啥問題吧?”呂律看著貼地那面問道。

“沒問題,我剛才看了下,樹心還是完好的,這剩下的都是精華……小呂啊,你是不是也懂雕刻?”孔思仁忽然問道。

呂律搖搖頭:“怎麽這麽說?”

“我發現你挺會挑材料啊……上次你送來的那段松明子,油脂飽滿通透,再加上中空,色澤黑、紅、黃有過渡有遞進,雕出來的東西,連我自己都沒想到那麽漂亮。快,隨我進屋,去看看滿不滿意。”

孔思仁拉著呂律就往一旁的倉房裏走。

門打開後,呂律看到倉房裏豎立著那段之前被世人認為只能是柴火的松木,此時卻給人一種非常驚艷的感覺。

根據木質紋理還有色澤的變化,孔思仁匠心獨具地在上面雕刻出了峰巒疊嶂的群峰、山石、溪流和蒼勁的林木,轉著看,每一面都可以單獨拿出來成為一幅畫,而又恰到好處地融合在一起。

“這……這還是那段松明子?”

陳秀清看得更是目瞪口呆:“這弄得也太好看了。”

他靠近兩步,想伸手去摸,卻被孔思仁叫住:“這材料油脂很重,不能用手去觸摸,不然顏色會越變越黑,帶回家以後,想要打理,得用幹布經常擦拭,這樣才會慢慢包漿,變得通透,變得更好看!”

這一點呂律是清楚的。

在後世,很多人用松明子車成珠子做成手串,明子和別的材料可不同。

別的木頭用手把玩,漸漸包漿,變得越來越圓潤,而松明子卻是很難盤出來,想要盤出來,必須得帶上手套,而且,即使如此,變得通透的也少。

而這也是雖有著北沉香之名,價格卻跟沉香完全不在一個档次上的原因。

“大爺好手藝!”呂律由衷地贊道。

“你等等!”

孔思仁將在倉房頂上掛著的燈泡取下來,電線打了個結,穿上一根木條,將燈泡放進去,讓木條架在樹洞上口,然後,他關了倉房的門,拉動開關線。

燈泡在黑沉沉屋子裏亮起來的那一刻,整棵大松樹,都變得通透,散發著殷紅的光暈,看著上面的雕刻紋路,那又是另一番靈動而又不失厚重的好景。

陳秀清看到的時候,直接驚訝得說不出話來。

就連呂律,看到這情景,也顯得有些呆滯,越看越覺得欣喜。

孔思仁一點都沒讓呂律失望,就這等好手藝,讓這一段木頭的價值,翻了百倍,不,甚至翻了千倍。

“怎麽樣,可還滿意!”孔思仁問道。

“滿意,我太滿意了,這根本就是一件相當難得的藝術品。”呂律毫不吝嗇自己的誇贊,也慶幸自己又遇到了這麽一個高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