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0章 一雙靰鞡鞋

耍嘴皮子,陳秀清哪會是呂律的對手,很快就敗下陣來。

一聲不吭,向來是他最簡單有效的應對方式。

見陳秀清這樣,呂律也沒得說了。

孟兆華早已經吃完飯走了,他得把借出來的汽車趕緊還回林場去,用他自己的話來說,關系還沒好到那種能開回家的程度,這也是呂律連油帶工錢給了二十五塊的原因,孟兆華自己也需要打點。

呂律心裏開始盤算,用什麽法子,能早點買上汽車,這樣的話,用起來也方便。

四根水曲柳木棍連著樹皮放在火上烘烤,樹皮被燒掉,裏面的木質也被燒得黑紅,將表皮完全剝掉,呂律找來砂紙,稍加打磨,然後比量著自己的身高,截了半人多高的兩段。

看著自己手中的兩根水曲柳木棍,直挺、光滑,還挺漂亮,呂律相信,等制作出來,會是很趁手的滑雪輔助工具。弄好後,連同陳秀清自己截下的兩根,一起送到炕灶的過火管道上用重物壓著,進行幹燥。

他讓陳秀清抱來木柴,把炕灶的火攏著,自己則去了煤炭堆,弄了些水,將細煤拌潮,用桶提到炕灶,糊在熊熊燃燒的炕灶柴火上,用火鉗在上面捅了三個洞,蓋上蓋子。

王大龍不愧是建造木刻楞出了名的師傅,就連這用轉頭和耐火磚打造的炕灶,都弄得相當好,蓋子一蓋上,就能聽到呼啦啦的抽風聲。

這些細煤,若是和上一些黃泥,弄成蜂窩煤的性質,更經久耐燒,只是呂律現在沒那功夫去弄。

晚上的氣溫已經變得很低了,這還是呂律第一次將炕灶點燃,晚上正好試試,炕上的溫度咋樣,相信會是一個非常溫暖的夜晚。

陳秀清在幫著呂律用獵刀將已經幹燥的野豬皮比著木馬,割下六塊,到時候得用筋線將野豬皮縫在柞木板上。

這個非常有講究,朝著尖頭方向的為順毛,這樣在滑雪的時候非常順溜,反之在爬坡的時候,野豬毛就像是細密的倒茬,在雪面上,有很強的摩擦力,能在往山坡上行走的時候不會下滑。

呂律只是準備好材料,等再過兩天,木板的彎度完全定型後,再送去找趙永柯。

陳秀清直到蹭吃了晚飯才離開,這小子,始終還是喜歡呂律家的飯菜,只要有機會,非要蹭到吃才行。

一天的時間悄然而過。

晚上的時候,被燒得很暖和的炕,讓兩口子睡得很舒服,炕上的溫度很合適,而且持久。只是早上起床的時候,整個人有了種像是被烘幹的感覺,免不了噸噸噸地灌上一肚子水。

就像在南方,長時間睡在電熱毯上一樣,舒服是舒服了,可也讓身體裏的水分蒸發快了很多。

不過,等過一段時間,變得更冷的時候,這溫度就很適合了。

初到北大荒燕窩島農場當知青那會兒,呂律冬季在山上跟人伐木,住在窩棚裏,那時候,每天都將土炕燒得滾燙才能安穩入睡,甚至有別的知青,被子都被烤得發出焦臭味兒。

只有冷到受不了才知道,這種能將人烤幹的溫度是多麽舒服。

等那些豺皮鞣制出來,縫成大塊鋪在炕上,隔熱保溫,會讓這種情況得到很好的緩解。

二十多張豺皮,即使呂律、趙永柯和陳秀清三人平分,也能縫出很大的一塊。

為了睡覺這事兒,呂律很有種絮窩的感覺。

接下來三天的時間,呂律依舊騎著追風,領著元寶,到更深的山裏去繼續打它的小動物,探查山上的環境,做著記錄。三天下來,又跑了不少地方,做了不少記錄。

直到第四天,呂律沒有再上山了,天氣變得陰霾,呼呼的北風刮起來,像刀一樣,讓人覺得臉上都有些生疼,呂律知道,接下來會有一場大雪,真正的寒冬降臨了。

早上起床第一件事兒,就是將炕灶中的灰燼扒拉幹凈,在燃燒了一宿的炕灶中添加煤炭,以保證木刻楞裏邊的溫度。

要下雪了,得趕快將木馬做出來!

呂律隨後將卡在木樁固定了幾天已經定型的柞木板取下來,將尖端多余的部分鋸掉,修整出圓潤的尖頭,尾部也作了處理,用炕灶的炭火燒紅鐵釘,在木板邊緣一公分的位置上燙烙出一個個用來縫豬皮的小孔。

六塊木板,單是弄這些小孔,就花費了呂律差不多一早上的時間,總算是完工。

陳秀清又避過了這麻煩事兒,東西扔呂律這裏後,就再沒管過。

眼看著離中午還有一會兒,他抱著木板和豬皮,去了趙永柯家裏。

剛到他們家的草甸子旁邊,呂律就聽到了草甸子上傳來的狗叫聲。

人才剛踏入草甸子,就見穿著厚厚蘇恩的趙永柯迎了出來,也看到拴在狗窩旁的一黑一白兩只鄂倫春獵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