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一十八章 遇事不決,禍水東引(第2/3頁)

說起來,這一戰打得並不容易。

當然不是說那些土人很能打仗,他們連正兒八經的制式兵器都湊不出來幾把,基本上都是用他們當地自己生產的武器,材質五花八門,式樣也五花八門,還有那種類似於流星錘之類中看不中用的東西,上了戰場打起仗來對自己人的傷害遠遠超過對敵人的傷害。

以至於甘寧和馬超一時間居然不知道那些家夥到底是敵人還是友軍。

但是如果因此就說那些家夥完全沒有可取之處,也不盡然。

他們的優點就在於熟悉地形,且人多勢眾,戰鬥意志也比較堅定,不是那種完全不知道自己為何而戰的烏合之眾。

他們還敢於主動出擊,敢於夜襲,經常主動發起對漢軍的偷襲。

漢軍剛來日南郡這邊還在適應氣候的時候,這幫家夥每天晚上都來夜襲,確實讓漢軍難受了一陣子,又不知道該怎麽才能更好的解決他們。

不過漢軍到底是精銳,也嚴格遵守了軍隊裏的戰時衛生條例,不喝生水,不吃生食,不亂吃野果菌類,使用艾葉之類的東西驅趕蚊蟲,把軍營紮在相對幹凈的地方,遠離叢林、水潭,且軍隊裏的軍醫團隊和熟悉當地情況的本地醫生足足有一百多人。

如此加持之下,漢軍度過了最初兩個多月比較難熬的日子。

之後時間到了貞觀元年年底,就算是日南郡,也有了些涼爽的感覺,當然了,十一二月份還能穿單衣的日子,哪怕是對於江南出身的士兵也是挺新奇的體驗。

根據本地人說,日南郡的涼爽時日非常短暫,過去了就沒有了,非常珍貴,所以大軍如果想要開戰,那就要抓住機會趕快開戰,否則到了明年二三月份,就又要開始熱了。

甘寧和馬超、法正一合計,感覺確實要抓緊時間展開行動了,於是三人攜手共進,發揮團隊合作精神,於十一月底發起了對日南郡象林縣的反攻,將盤踞在象林縣還不斷北上蠶食帝國領土的本地土人給打了一個措手不及。

十一月二十八日,甘寧就帶著士兵們在盧容以南打了一個勝仗,把一千多前來襲擾的土人給打敗了。

這些土人衣衫襤褸,武器破敗、五花八門,唯有面色兇狠,氣勢十足,除此之外沒有任何值得誇贊的地方。

甘寧指揮軍隊放箭,幾輪齊射之後把他們射到了一大片,接著軍隊結陣上前肉搏,三下五除二就把土人砍得七零八落,死傷慘重,剩下的人試圖逃跑,又被漢軍僅有的三百騎兵截斷了退路最終全軍覆沒。

接著甘寧一路南下,向象林縣方向前進,一路上遭遇了三個土人部落,被他全部打敗、覆滅,通過這三次戰鬥,甘寧差不多摸清了土人的戰鬥力和戰鬥方式,對土人也有了些許的了解。

於是大軍兵臨象林縣城、面對區連率領的一萬多土人聯軍的時候,甘寧也沒有任何的擔憂。

作戰很快便結束了,土人聯軍全軍覆沒,漢軍大獲全勝,收復了象林縣城,重建了象林縣。

至於那個叫區連的家夥所建立起來的一個沒什麽名堂的國家,也就此覆滅了,什東西都被漢軍一把火焚燒了,沒能留下什麽痕跡。

本來事情到這裏也就結束了。

不過區連雖然死了,本地土人卻並未認輸。

聯軍戰敗了,他們還有很多人,他們生活在叢林之中,很難尋找到蹤跡,卻可以相對輕松地抄小路來偷襲縣城,且發揮了牛皮糖的精神,就算被打跑一次,還能再來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

甘寧和馬超想了很多辦法,都沒能順利把這些土人全部趕走,想要主動發起進攻,卻無法順利找到這些家夥究竟在什麽地方,派人摸索尋找路途,效率卻很低,一個月也就摸到了三個部落,而這樣的部落在整個密密的叢林裏,或許還有數十上百個。

對於這樣的情況,甘寧和馬超一合計,覺得只靠軍隊對付這些土人實在是太難了,而且軍隊不是在這裏常駐的,郡國兵倒是在這裏常駐,但是郡國兵還要維持秩序,執行法律,不能把所有的時間都用來對付這些土人,否則地方上的秩序維持人手就不夠了。

關鍵時候,還是讀書更多、思想更為活躍的法正想到了辦法。

之前,新的度田法令發布的時候,劉備就說了,對於江南未開發地帶,允許官方和私人在用工、開荒種地地過程中使用奴隸進行,漢人奴隸雖然被嚴格限制了數量,且之後大有完全徹底限制住漢人奴隸獲取途徑的架勢,轉而使用全面的雇傭合同制。

但是對於非漢人的群體,朝廷則是開放奴隸限制的。

所以說只要不是漢人,只要你抓得住,養得起,那麽他就可以是你的奴隸,且只需要給官府繳納相當於漢人奴隸四分之一的保證金,就可以合法在漢帝國境內使用這些奴隸為自己辦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