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一十八章 遇事不決,禍水東引

劉備希望哪怕就算他已經死了,但是【遇事不決,禍水東引】這個思維方式已經成為了第三帝國與往後所有王朝的行事準則之一。

這真的很重要。

他希望以後一旦出現什麽問題,所有人第一時間所想到的不是反思,不是思考自己的錯誤,而是立刻認為這是別人的錯誤,並且迅速轉向外部尋求解決方案,禍水東引,轉移矛盾。

無恥,但是快樂。

就好比當年金國一旦被蒙古人打了,他們不會想著加強改善自身,而是立刻想著向南發動戰爭,向南宋尋求彌補。

混到這個地步,混到快要亡國滅種了,還能覺得這是南宋的錯而不是自己的錯,何等的無恥呢?

但是,這種思維模式卻從未出現在南宋身上。

南宋上上下下,從朝廷到民間,從未有過如此的思維模式,這實在是一種巨大的遺憾。

活在這個混沌的世界上,如果沒有改變世界的能力和志向,那就要有點無恥的精神,就要有點哪怕洪水滔天也不能耽誤老子及時行樂的思維。

不能覺得什麽都是自己的錯誤。

一旦出現爭執,就覺得是自己的錯誤,要反思……為什麽不換個思維呢?

有沒有一種可能,這是別人的錯?

有沒有一種可能,就算是我的錯,我也能通過武力和戰爭,讓別人認識到這是他們的錯誤,而不是我的錯誤?

增量爭奪戰雖然一樣殘酷,但是好歹,它可能是對外的。

順著這一思維模式,直到找到了新的增量點,或者引無可引,再也找不到任何的增量點。

真到了那個地步,劉備也沒有任何辦法,只能看著人類走向存量爭奪的殘酷戰爭,大部分人被排擠出這場戰爭走向死亡,一直到人口和資源再度匹配。

殘酷吧?

但至少這種模式在走到盡頭之前,發動的主體是幸福的,他們無需經歷殘酷的存量爭奪戰,只需要眼睜睜看著別人經歷殘酷的存量爭奪戰,然後還要認為那是他們的錯誤,而不是發動這場戰爭的主體的錯誤。

不過這其中也是有問題的。

正如之前鄭玄所提出來的那個問題,即開拓方面的嚴峻難題。

如果沒有很好的準備的話,開拓得不到成果,大量財富投入進去卻得不到產出,看不到足夠的增量,那麽第三帝國遲早還是要回到那個存量爭奪的模式當中,在混亂中走向崩潰的末日。

所以,必須要有成果,必須要有收入,比如要有明明白白的增量點放在全社會面前,從而形成全社會的共識。

要連垂髫小兒都能知道對外開拓進取可以賺大錢。

等這個思維成為大家的普遍共識的時候,第三帝國就算是跳出那個該死的循環圈子了,可以走一條前所未有的道路了,可以拋棄掉毫無意義的“謙虛”了。

而為此,劉備需要做出非常多非常多的工作。

首先第一點,他要讓漢帝國擁有遠洋航行的能力。

正如之前他所了解的,這個時代人們對航海的理解還相當初級,且航行工具非常有限,沒有指南針,沒有相對應的航海知識,甚至於航海的大船都是平底的船只。

這樣的船只抗不了風浪,風浪一大,船只就會整體傾覆、四分五裂,所以遠洋航海都是靠著海岸線行駛。

安全倒是安全,但是也失去了很多的可能性,所以劉備在揚州地區,在關羽造船的同時,推動了遠洋海船的技術革新,即創造尖底船舶。

在船只的構造之中增加龍骨和尖底的概念,增強海船抵抗風浪的能力,增強船體的堅固程度,至於風帆、舵之類的存在,古人也不是傻子,長久的摸索之中,這些事物也逐漸的出現在了海船之上,只是尚且不成體系。

就和當時的天文技術一樣,不是每一個人都能掌握充分的天文知識,可以在遠洋航行之中辨明方向,所以經驗豐富是一方面,能不能找到經驗豐富的人又是另外一方面,這些經驗是否可靠,則又是另外的事情。

若要順暢的航海,需要很多東西,尤其需要的是辨明方向的工具。

這些東西現在或者沒有,或者只有雛形,而不具備廣泛使用的可能性,這對於航海來說是很不利的,但是此時此刻,唯有通過一次又一次的實踐,才能真正的找到解決問題的方式。

閉門造車沒用,還是需要利用現有的一切搞那麽幾次實踐,在不斷的實踐中摸索可能性。

而作為這一切行動的先鋒軍,日南郡方向在貞觀二年正月十九日的時候送來了戰報,說甘寧統領三千營兵,在馬超統領的一千五百名郡國兵的幫助之下,大破日南郡土人,擊殺土人領袖區連,收復了象林縣,解決了日南郡歷時兩年半的叛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