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二節 問計(第2/2頁)

齊永泰點頭,自己這個弟子對人心揣摩還是很到位的,士紳商賈們當然不缺糧,寧肯放壞也不肯拿出來,其原因也無外乎就這麽幾個。

“但這一次不一樣,大旱太過嚴重,他們想賣也沒人買得起,而且他們應該知道三邊四鎮大軍東調,山西鎮大同鎮兩鎮邊軍也是要打仗,這也就意味著整個北邊兒朝廷軍隊削弱了,一旦災民起事,意味著什麽,意味著朝廷就算日後平定民變騷亂,那他們的一切都灰飛煙滅了,這一點利害關系要講明,有些人可能覺察得到,有些人就未必如此聰明,需要官府一對一的點透,……”

齊永泰扶額深思,“話雖如此說,但要讓這些人拿出這麽多糧食來,他們肯定不會答應。”

這些人的心性齊永泰比馮紫英更清楚,要讓他們那點兒糧食出來賑濟博個名聲,在官府那裏留個好印象可以,但是再多,那就不行了,這不是他們的義務,那該是官府的事兒。

“不讓他們白拿出來。”馮紫英胸有成竹,“朝廷還是得撥付一大筆銀子到各地,由地方官府從這些士紳商賈人家中收購,價格按照去年平均糧價適當上浮,確保本地災民能熬到明夏,……”

齊永泰又忍不住搖頭,“讓官府來做這事兒,只怕又要走偏,裏邊免不了又要生出多少腌臜齷齪事兒來,層層加碼的,趁機排除異己的,……”

“齊師!顧不得許多了,只要能確保山陜兩地不出現大的民變騷亂,不形成大規模的流民嘯聚起事,一切代價都是值得的,個別事例,我們也管不了那麽多了,另外朝廷也可以多派人督導,防止出現偏差,……”馮紫英沉聲道:“弟子甚至考慮如果個別地方士紳商賈過於吝嗇刻薄,那便是讓邊軍派出一部扮演那起事的亂民演幾出殺雞嚇猴的戲,也在所不惜。”

齊永泰駭然地看著自己這個弟子,好一陣才有些不甘地道:“何至於此?”

馮紫英心中冷笑,你是沒見過明末大起義,真的到那個時候,誰來都沒轍,就算是真的剿撫平定下來了,那整個北地也元氣大傷,而且更關鍵的是秩序人心都被攪亂了,朝廷威信一落千丈,這是處於自己這個位置,想要維護大周統治的他不願見到的。

“齊師,其實您很清楚那些地主士紳恐怕比弟子所言做得更惡劣,他們可以為了利益做出一切違反人倫天理的事情來,尋常百姓在他們心目中根本就不會被視為人,而只是毫無生命的奴隸和貨物,沒有任何利益交換就讓他們拿出錢糧來,太難了,便是官府也很難做到。”

馮紫英仍然很泰然,毫無表情而又有條不紊地敘述著事實:“可擺在我們面前的現實是北地不能亂,否則朝廷可能會面臨崩潰,所以,有些時候我們不能不選擇一些非常手段,真的到了危急關頭,未嘗不能讓邊軍做些出格逾越之事,當然,官府不能出面,……”

對於自己這個弟子的膽大妄為齊永泰早有領教,但是今日這種無視綱紀律法之事,如此坦誠直白地說出來,還是讓齊永泰有些無法接受,這是字在青檀書院裏教出來的弟子麽?

這可能還是和其長期生活在邊地養成的習俗有關,邊鎮將士那種暴烈桀驁和弱肉強食的心態影響到了他的心性,以至於即便是在科舉入仕之後仍然還殘留著,到一些特殊時候就要浮現出來。

但齊永泰也承認,馮紫英的一些提議還是頗有針對性的,山陜那邊的那些地主士紳對小民的盤剝壓榨即便是他們這些士人都覺得太過分,真如馮紫英所說到那種地步,選擇民變暴亂還是殺雞嚇猴鏟除一二劣紳,不言而喻。

見齊永泰沒有在反對自己的觀點,只是捋須沉吟,馮紫英知道自己這位師尊還是意動了。

自己這位師尊雖然方正,但卻也非那等迂腐之輩,這一點馮紫英還是清楚的,否則也不會有此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