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二節 問計

“劉東旸、土文秀是何許人,令尊應該是知曉的,用劉東旸為先鋒,已經讓兵部有些不滿了,現在又推薦祁炳忠為寧夏總兵,令尊還是太孟浪了一些。”

齊永泰語氣平緩,方正的面孔上沒有多少神色,“這種犯忌諱的事情,一次兩次可以,多了,就會反噬了。”

能得齊永泰這麽說,馮紫英也知道這是看在自己份兒上才會說這等推心置腹之語,這是有人在質疑了。

兵部尚書張懷昌是遼東出身,一門心思都是要剿滅建州女真,對邊鎮武將們只要有本事,都素來放得比較寬,而這種事情也還輪不到徐大化來插言,那對自己老爹有看法的不問可治就是李三才了,或許還有左都禦史張景秋?

“多些齊師提醒,弟子會去信提醒家父。”馮紫英點頭行禮,“家父在和學生信中也提及說甘寧二鎮將士作風剽悍,但軍紀散漫,加之對朝廷冷遇三邊素有怨氣,若是能以戰事來磨礪二鎮將士,給予其戰場立功的機會,也算是得其所哉,……”

齊永泰微微頜首,三邊四鎮歷來是最清苦的,朝廷財力有限,素來是先保證薊遼,再是宣大,最後才是三邊,三邊將士為此不滿也在情理之中。

當下南北戰事即將開打,馮唐將三邊四鎮軍中情緒最激昂的一部分將士帶出來,既是一種疏導,也是一種要把好鋼用在刀刃上的手段,既然老是埋怨朝廷不公,那現在朝廷就給你們立功的機會,只要能打贏,那麽一切都好說,便是爭取更好的待遇也能有底氣了。

“令尊這般安排也有道理,只是在用人上還需慎重,莫要授人以柄。”齊永泰只是提醒一下,並無深究之意,那也不是他分管的領域。

當下內閣也作了分工,李廷機身體狀況不佳,一直臥床不起,葉向高主持全面朝務,方從哲則既要負責財政後勤,還要兼顧分化拉攏江南士紳,而齊永泰則協助方從哲,同時要負責整個北地的穩定,李三才則協調整個軍務。

也就是說,現在的內閣有向戰時內閣轉話的趨勢,齊永泰也從原來的單純主管人事到現在還要兼顧北地後方安全了。

當然這也說得過去,齊永泰本來就是北地大儒,在北地威信很高,現在南北交戰在即,北方穩定更是重要,尤其是在面臨大旱可能對整個北方局面沖擊的情況下,穩定住了這個大後方,軍隊才能安心向南征伐。

北地穩定的核心就是京畿安穩,而京畿的核心就是順天府,就是京師城,所以齊永泰約馮紫英談話也是理所當然。

“就目前來看,山陜的旱情影響可能會逐漸顯現出來,朝廷已經派出了兩撥巡按,分別前往山陜,督促地方落實賑濟,朝廷也決定對山陜旱情地區免田賦兩年,……”

齊永泰的話沒能得到馮紫英的贊同,“齊師,這遠遠不夠,山陜的貧瘠窮苦狀況弟子是有所知曉的,靠天吃飯,大旱對許多地方影響太嚴重了,尤其是陜西,朝廷還得要想辦法解決災民生活問題,不能讓其嘯聚流竄,否則必定生亂。”

朝廷雖然口頭上重視北地旱情,但是還是按照以往慣例來應對,主要依靠地方,然後朝廷派員督導,但今年的旱情嚴重程度大大超出以往,而朝廷卻又恰恰是最虛弱的時候,一旦釀成前世明末那樣農民起義風暴,那就危險了。

齊永泰還是很重視馮紫英的意見的,點了點頭問道:“你覺得朝廷還能怎麽做?”

“大旱帶來的問題其實就是一個,無糧可吃,災民吃野菜,吃草根,吃樹皮,最後就只能吃白土,然後等死,到那時候與其被餓死,那就不如放手一搏,也許撬開士紳和官府的倉庫,總能搶到點兒糧食,哪怕日後被官府拿住開刀問斬,總勝過現下就餓死,……”

沒經過餓死的滋味馮紫英固然不清楚,但是卻聽自己父親說過無數次,馮佐馮佑也一樣談過那等情形,真正到了那一步,人也就無欲無求,但求飽個肚子,刀斧加頸也顧不得了。

齊永泰皺起眉頭,“你的意思是從外地運糧進山陜?”

“外地運糧入山陜,難度不小,而且消耗太大。”馮紫英沉吟著道:“只能說解決部分問題,當然,也很有必要,但是弟子以為,關鍵還是在本地。”

“本地?”齊永泰捋須默然,他當然清楚馮紫英指的是什麽,本地士紳商賈。

“對,其實要說山陜遭遇大旱,減收絕收是真,但是不是就真的沒糧了呢?”馮紫英自顧自地道:“我們都知道,其實哪一家士紳屋裏沒有存著夠吃三五年的糧食?就是不肯拿出來罷了。其原因無外乎有幾個,一是備自己一大家子用,二是想要賣個最高價錢,三是窮人沒錢買,最後就是擔心如果自己賑濟了這些窮人養成習慣怎麽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