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節 博弈,交易,妥協(第2/2頁)

順天府一般是三名通判,這也是順天府最重要的一個官員群體,正六品,比治中低兩級,而順天府治中是正五品,與外府同知平級,同樣順天府丞是正四品與外府知府平級,這也是順天府和應天府(金陵)與其他尋常府的不同。

“乘風兄,我這實話實說,梅之燁水平如何,大家自有公論,馬上就是京察大計的時間到了,相信吏部和都察院應該可以給出一個客觀的評價。”李廷機笑著回應。

齊永泰猛攻吳道南,讓葉向高和方從哲都不好多說什麽,因為人家說得在理,同樣李廷機也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在府丞缺位時,你治中理所當然的就要承擔更大責任,更何況方才齊永泰提到的倉糧問題正好就是治中最重要的職責,自己這一反擊可算是把齊永泰弄得有些尷尬。

齊永泰陰沉著臉,一時間沒有說話,李三才見局面有些僵滯,插話緩和一下氣氛:“乘風兄,順天府的局面的確有些問題,但是我以為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倒也不能怪罪於那一人身上,……”

齊永泰對李三才的話更反感,搖搖頭:“若是這樣,我建議讓韓爌接替吳道南,梅之燁的治中亦可以易人,京畿之地,國之重地,斷不能這樣一直下去,若是我們一味這般湊合,必將釀成大患,……”

沒想到齊永泰對此事如此較真,葉向高和方從哲乃至李廷機都感到棘手。

他們承認吳道南的確不適合順天府尹,但是順天府尹已經是正三品官員中最頂端的所在了,無論是哪一個部的侍郎都不及順天府尹地位尊崇,更何況像吏部、戶部和兵部的侍郎同樣都是需要操辦具體事務的,而這恰恰是吳道南的短板。

唯一最適合的禮部尚書卻又被顧秉謙牢牢把持,所以實在是選不出合適的職位給吳道南,只能暫時繼續讓吳道南在順天府尹位置上。

現在關鍵的問題是選擇一個各方面都得力且有做事熱情和積極性的能臣來出任吳道南的助手——順天府丞,這樣也能緩解當下的局面。

“乘風兄,會甫並無多大過錯,這般易人不合適。”葉向高終於說話了,“此議暫時不必再提了吧,不過可以考慮一名合適的府丞,既要對京畿情況較為熟悉,還要有做事能力和決斷魄力,諸位都可以想一想,乘風兄擔心並非沒有道理,京畿若是不安,那麽天下都不穩,不得不及早考慮。”

見葉向高也如此堅持,齊永泰知道自己的想法難以實現了,但韓爌的確是個人才,他也有另外考慮,“既是如此,那韓爌可以為南京兵部尚書,……”

這個建議倒是很符合實際,葉向高點點頭:“那孫慎行可謂南京戶部尚書,他們二人年齡相仿,正值壯年,亦可好生整飭江南一番。”

齊永泰冷冷的瞥了葉向高和方從哲一眼,緩緩道:“王永光可為南京吏部尚書,孫鼎相可為南京都察院右都禦史。”

葉向高忍不住倒抽了一口涼氣,而方從哲也是皺起眉頭,這齊永泰這般硬邦邦的建議,真是有些讓人接受不了,但是此番齊永泰顯然是下了決心,若是再這般爭執下去,只怕先前達成的方案弄不好就要推倒重來,這又是葉向高和方從哲他們不願意見到的。

南京六部和都察院和京師中情況不同,首推兵部尚書實權最大,再其次是戶部尚書,再次為吏部尚書和都察院右都禦史,再次為刑部尚書,像工部和禮部都屬於最受冷落的,尤其是禮部。

齊永泰一口氣就把南京吏部和都察院右都禦史都拿下,肯定讓葉向高和齊永泰有些難以接受,但若是馬上拒絕,只怕又要起波瀾。

葉向高沉吟了一下,才道:“乘風,王永光出任南京吏部尚書當午異議,但孫鼎相現在是金陵同知(應天府府丞),這驟然出任南京都察院右都禦史,還需要再斟酌一下,看看是否有更合適人選,如何?”

齊永泰也知道這應該是對方能接受的底線了,只能點點頭,內閣中只有自己一個,還是太單薄了一些,此時他才深刻感受到勢單力孤的滋味不好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