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十年育樹,百年育人(四)

西漢。

劉徹輕微點頭,對身邊的東方朔道:“這唐朝的科舉倒是和現如今差不多。”

大漢剛剛實行的科舉就差不多是這樣的模式。

原本的舉孝廉並未廢除,反倒加大了力度,科舉只是新增了一條路。

不過,劉徹的臉色變得有些奇怪:“聽這路小柒的語氣,難不成後世之人真的完全不拼關系和人脈?”

這個世界上有這樣的絕對公平嗎?

說實話,他並不怎麽相信。

人都是自私的。

……

【這樣的一個設定,用現在的說法就是,給了權力極大的尋租空間。】

【家中有關系有背景的自然不用擔心,找找熟人就行了,都在官場混,誰還沒個親戚朋友呢?】

【關系和背景沒那麽大的,也可以通過去拜訪一些朝中重臣以及王孫貴族來托他們舉薦。】

【我們經常在電影電視劇裏面看到的唐玄宗時期,岐王和玉真公主就經常充當引薦人的角色,所以他們的宴會上往往才子雲集。】

在一個士子們的集會上。

有人正在愁眉苦臉的嘆氣:“看來這一次我是謀不到官職了,還是趁著天氣好,趕緊回老家去吧。”

旁邊的人聽了後,對他說道:“兄台何不試試去岐王府遞上行卷?岐王殿下和玉真公主殿下最愛有才之人。”

他的話引起了周圍人的興趣。

大家七嘴八舌的談論起來:

“對呢,聽說河東來的王維就是被岐王引薦給了玉真公主,這次估計他是榜上有名了。”

“聽聞這次的榜首不是內定了張九臯嗎?”

“張九臯也是向玉真公主遞的行卷,但王維去了後,或許此事還會有變數。”

“倒也是,玉真公主最愛詩詞歌賦,王維可是其中翹楚。”

玉真公主府。

一身道服的玉真公主聽了王維的樂曲《郁輪袍》以及新作的詩之後,沉醉其中。

“摩佶先生果然大才。”

她問岐王:“如此人才,為何不去參加吏部的考試呢?”

岐王扯過玉真公主,悄悄告訴她,王維此人心高氣傲,讓他屈居第二他肯定是不願意的。

早已折服於王維才華之下的玉真公主忙道:“此事倒也不難,盡管讓他去考!”

王維在玉真公主的舉薦下,果然順利的走上了仕途。

岐王府和玉真公主府上,時不時就舉行各種宴會,才子詩人,高朋滿座,好不熱鬧。

【當然了,這樣的熱鬧與底層人民可就全然無關了。】

……

秦朝。

嬴政和李斯、扶蘇等信任的重臣站在前方,而在他們的更遠處和更下方則站著其他的官員與士卿們。

因為離得比較遠,大家難免松懈一些。

嬴政不經意間回頭,就見到其中不少官員

臉上露出不以為然的表情。

他在心中冷笑——想也知道,這些人心中肯定在想,這難道不是應該的嗎?

照拂子孫,將權勢與富貴一代一代的延續下去,這才是他們今天站在這裏的原因啊。

放在以前,嬴政並不會將這些事情放在心上。

這是理所當然的呀。

只要他們能夠忠於大秦,能夠為他所用,他能夠容得下他們這樣的心思。甚至,如果他們沒有私心,他反倒會起戒心。

但現在,嬴政忽然覺得,私心太重似乎也不是什麽好事。

總有一天,這些一點一滴累積起來的私心會成為堤壩上的蟻穴,將牢固的堤壩逐漸蛀空。

嬴政的眼神變得幽深起來。

他忽然覺得有些棘手。

這事兒,還真不太好辦。

……

【另外,唐朝的權貴子弟們進入仕途並不完全是依靠科舉。】

【官吏子弟是可以走恩蔭路線的,也就是變相的世襲。】

【不過這個有名額,不是說你生十個就能十個都能給朝廷編制。詩聖杜甫就是因為把恩蔭的名額讓給了他同父異母的弟弟,後來才混得那麽慘。】

【沒有恩蔭的才要去走科舉。】

【再加上唐朝科舉的各項規定本來也沒那麽嚴格細致,很容易被人鉆空子。到了唐朝中後期的時候,就已經有人開始勾結考官,科舉的風氣逐漸變得敗壞。】

【甚至形同虛設。】

唐朝某處官府內。

主官踏入府衙,卻看到辦公的地方擠滿了人,甚至連坐的地方都沒有。

他匆匆與眾人行禮,回到自己的屋內,對身邊幕僚怒色道:“實在是匪夷所思!前所未見!”

幕僚苦著臉,但也不好說什麽。

外面那群坐不下的都是被分配過來的新晉官員。

“據說李相開出了一張二十人的名單,要求吏部將他們全部錄取。”幕僚小聲的道。

主官頭疼的揉了揉太陽穴:“除了李相,還有其他人……”

於是局面就演變成了如今這樣。

每個府衙裏都塞進來一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