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點石成金的秘密(五)(第4/4頁)

文克萊爾給門捷列夫寫信:

您天才的研究又獲得了新的勝利,我向您致以崇高的敬意。【門捷列夫在化學界的地位變得無比崇高。】

看到新元素真的被發現,大家都嘖嘖稱嘆。

沒想到還真被發現了。

不過,這門捷列夫可也真是夠自信,居然還主動寫

信過去告訴人家你錯了。

“也虧得這什麽瓦德朗人還挺好,居然真的測了一遍。瞎,我說這些歐洲人,能不能不要起那麽長的名字,都不好記!

“人家自信是因為有本事,”酒樓中的一個說書人笑道, “若是換成一愚人,得出來的結果是錯的,那或許換來的評價就是又蠢又犟。

大家都笑起來: “你說得也對!”

但同一時間,卻有很多人在默念著門捷列夫之前駁斥那些反對者們的那句話:

從積累的事實得出結論就是理論;而理論使我們能夠預見事實。

越念就越覺得這話雖然白,但是卻很有道理。

嬴政籲道: 或許,不單單是在化學上,在很多事情上,都是如此。理論,萬物之理。

如果在做一件事情之前,就能夠懂得它運行的道理,那是不是就可以推斷出它的未來走向?他看向眼前的大殿,在大殿中站著的臣子,甚至越過宮墻,看向了廣豪的天下。這天下運行的理論又是什麽?

那些自己曾經經歷過的大事件,宮變、陰謀與戰爭出現在眼前,那些自己曾經學過的書籍和策論紛紛浮現在腦海。

是禮?是尊卑?是軍事力量?是人心?不,或許更復雜。但,也或許更簡單。

【當時俄羅斯的科學還是相對比較落後的,科學聖地在巴黎、在倫敦。因此,門捷列夫也一躍成為了俄羅斯的民族英雄。】

【他還是個全才,72年裏寫了五百多篇著作,涵蓋了從化學到物理再到地球物理等等多個領域。】

【他忙得很,副業繁多,並且對這些副業都傾注了許多熱情,還做出了不少成果。】門捷列夫去考察巴庫的煉油廠,看到人們正在點燃石油。

他心痛極了: “石油不是燃料。直接燒石油,就像在廚房爐灶裏燒支票一樣!”煉油廠的廠長眼巴巴的看著他。

門捷列夫憤而提出了利用重油的新方法,幫助俄國建立了第一座從重質油大規模煉制潤滑油的工廠。

他對稅務也大有研究。

俄土戰爭後,俄國經濟瀕臨破產,門捷列夫開始活躍在商界,甚至成為了俄國貿易與制造業委員會的委員。

再次期間,他寫

出了厚達七百頁的《用關稅解釋俄國工業的發展》,直接建立了俄國的關稅體系。

他研究化肥、自建實驗室和試驗田。

他改革教育制度,提倡女生入學,並且親自授課。

他喜歡探險,在北冰洋發現了海溝。

甚至,他還自己親自做箱包!

他經常會自己去市場上購買做箱包的材料。有一次,一位顧客詢問店長: 這位先生是誰?

店長回答說: 你不知道嗎?這可是我們這兒著名的箱包制造師傅!門捷列夫先生!門捷列夫就像一只忙碌的小蜜蜂,精力旺盛,在各個領域飛來飛去。

【門捷列夫,高低可以和達芬奇打成平手。】

【妥妥的“斜杠青年”之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