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點石成金的秘密(一)(第2/5頁)

應該用泡沫、幹粉型滅火器或者是沙土之類的物品讓火源與空氣隔絕,這樣才能盡快滅火。

當葛洪、沈括等人正在思考“燃燒是一種化學反應”和“氧氣”的這個概念的時候,宋朝的民間卻有人驚聲喊了出來。

原來是這樣!

她的語氣有點悔不當初,看向身邊的相公: “早知道,你別往上面潑水。”她相公是個膀大腰圓的男人,手臂上有著一串被燙傷後留下的痕跡。汴梁城中近年來流行從仙畫中學來的炒菜,用鐵鍋熱油來炒,很受歡迎。他就是城中酒樓的一名廚師。

有一天,鐵鍋中起火了,他慌忙拿水去潑,結果熱油炸開,在他手上留下了這一串燙傷。他心寬的安慰自家娘子: “以後知道了就行了。”

而汴梁城的官府內,府尹忙對手下道: “城中除了水缸之外,以後還得多備一些沙土,可做救火之用。

現在的城市裏全是大量的木建,萬一火勢蔓延開那可就不得了了。

【化學是現在最重要的基礎學科之一。它的研究成果指導了飲食、冶煉、材料、制藥、女性用品

等等領域,幾乎可以說是無處不在。】

【但其實在古代,對化學的認識和利用也存在於方方面面。】【只是,古人們可能並不知道這就是化學。】【名氣最大的,是陶瓷、冶煉和煉丹!】

指若蔥根的手拿起手中天青色的小瓷杯,輕輕的抿了一口,說不出的雅致。

工匠們在鐵鋪內赤膊打鐵,火星四濺,剛出爐的劍被伸入涼水中,發出滋滋的聲音,並且冒出白氣。

穿著道服的煉丹師們圍著碩大的

丹爐正在跳大神,嘴中念念有詞,看上去很神秘的樣子。

【陶瓷,華夏歷史上的瑰寶。】

【不僅是咱們喜歡,全世界的人都喜歡。】掛起了風帆的大船在碼頭上候著。

碼頭力士們排著隊將一箱箱被稻草捆起來的瓷器搬到船上,仔細放好。這船,將駛去澳門或者是東南亞,然後再從東南亞駛去歐洲。在海運繁華的年月裏,幾乎隔幾天就有這麽一艘。

每艘上的瓷器都價值幾萬兩白銀,但是當它們到達歐洲後,就變成了十幾萬甚至幾十萬兩。

【唐代的時候,陶瓷就通過西域出口到了波斯、中亞等地。到了明清時,因為海上新航道的發現,華夏陶瓷開始席卷整個歐洲。和絲綢、茶葉一起成為了海上絲綢之路的主要大宗商品。】

【那時候,出口歐洲的陶瓷,利潤可以達到100%甚至是更多。】

剛從東南亞爪哇等地回來的大明商船們正停靠在岸邊,連夜搬下從那邊帶回來的香料寶石等物。船東們笑呵呵的,仿佛看到無數的白銀黃金就堆在自己的眼前。

“那可不,陶瓷這東西,他們可喜歡了。”笑完之後,才驚覺不對, “完了,完了,仙畫怎麽都給說出來了?

以後的競爭不是會更多?!

一時之間,又如喪考妣。

而天下各朝代的商人們,的確是開始瘋狂心動。瓷器這東西,知道它利厚,但不知道它原來如此利厚!李世民正好手中就有一個白瓷杯,對著光,十分漂亮。聽到唐代向西域和中亞那邊出口瓷器,他笑了起來: “這件事情,完全可以做得更大一點嘛。”

【在陶瓷的制作工程中,就應用了很多的化學知識。】【而且,它們往往和一個元素有關。】

【那就是,鐵。】

一張元素周期表出現在了天幕上。

鐵,Fe,被路小柒放大,然後提到了前端。【史學界公認的真正可以被稱之為瓷的是青瓷。】

【商周時期就有了原始的青瓷,但到了東漢,青瓷的制造工藝有了重大的突破,然後華夏絢麗的瓷器史就拉開了序幕。】

路小柒找了不同時期的幾張青瓷圖片。

東漢的青瓷看上去還有些偏黃,青綠色並不是那麽的明顯。到了南北朝時期,青瓷已經可以看出明顯

的綠意。

再到宋朝龍泉窯的青瓷,顏色已經可以說是“青如玉、明如鏡”,十分純正。

【為什麽會出現不同的青色,就和它釉料中含有的鐵元素有關。】

【如果在窯燒的過程中,氧氣供應不足,這就會導致火焰燃燒的時候把瓷胎裏和釉裏面的氧奪走,那麽,原本這兩者裏面的三氧化二鐵,就會被還原為氧化亞鐵,而使瓷器的釉色呈現出青色。】

【反之,就會成為黃褐色。】

【所以,窯燒的供氧方式、溫度、時間等等都會影響到瓷器的呈色,也只有熟悉的老師傅能夠把控其中的奧妙。】

龍泉窯。

柴火熊熊燃燒,忽暗忽明。

被放進去已經上好了釉的瓷胎開始逐漸顯現出顏色。幾個晝夜之後。

燒窯的師傅們焚香拜神,肅立兩旁。

“開窯——!”隨著洪亮悠長的聲音響起,窯爐的門終於被打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