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江山如此多嬌 (十)(第3/4頁)

老百姓也焦慮上了。

我之前就想說,這冬天是一年比一年冷。這冬天這麽冷可怎麽過?

多備點柴,多備衣服,然後再多打幾床被子,總能熬過去的。

你說得輕巧,哪有那麽多閑錢?

反正也還沒到那時候,慢慢攢嘛。

也有聰明人想到了棉花: 之前仙畫裏的那棉花,可以做棉被也可以填到衣服裏,看著就暖和,看來咱們也得種點兒。

現在的被子大多都是塞蘆花和楊絮,保暖性一般。聞言,大家都點頭:你說得是,得種一點。

只有無憂無慮的富貴人家,不識愁滋味,還在欣羨不已: “是雪啊!這麽大的雪,肯定很好玩!

【杭州,也曾經連續下過三天三夜的鵝毛大雪,將整個西湖都凍住了。】中年文士居住在西湖邊,早上起來發現西湖已經被白雪覆蓋,頓生雅興。

他穿上自己的綢緞棉衣以及皮毛鬥篷,徑自去了湖邊,找了小舟前往湖心亭看雪。湖面已經結了薄冰,需要船家用竹竿先把它敲碎推開。

這麽冷的天,也就相公您有雅興。船家笑著對文士說道。

沒想到到了湖心亭,卻發現其中已經有兩人,正在溫酒賞雪,童子正在燒著小爐,見他來便邀請他同飲。

閑聊中,文士這才知道他們原來是金陵人,來杭州遊玩,正好遇到下雪。

回途,那位船家咋舌搖頭: “我還說相公癡,沒想到更比相公還癡的!”

各個朝代的宅邸中。

風雅!有文人搖頭晃腦,一臉向往:湖心亭賞雪,這實在是太風雅了。西湖雪景,獨立舟頭,這畫面實乃絕景。

有人吟出來: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恨不得自己也在那湖心亭,可以參與如此雅事。最好大家再吟詩作對,烤上一點鹿肉,那就更美了。

但仙畫語氣一轉——

【這是明末散文家張岱寫的《湖心亭看雪》,張岱出身顯貴的書香門第,就算是不出仕,家中也有錢供養他。遇到下雪,他可以優哉遊哉的跑去看雪。】

【但,那些窮苦的百姓呢?難道也能有閑情來欣賞雪景嗎?】【他們能艱難的生存下來就已經算是幸運的了!】

四面漏風的茅草屋和土磚房,沒有預料到忽然會冷成這樣,大家只能待在一起抱團取暖。沒有棉服,也沒有皮毛,只有麻衣和稻草杆。有準備的人家燒了木柴來生火取暖。

積雪覆蓋了屋頂,到了一定程度後直接壓了下來,整棟屋都被垮塌了,而這樣的事情在頻繁發生。

一棟用土磚和茅草蓋成的小屋內。母女倆正抱在一起取暖。

娘這襖子給你穿。看上去蒼老但實際三十不到的女人哆哆嗦嗦的想將自己的衣服脫下來給六七歲的女兒穿。

女兒已經懂事了: “娘,我不冷。”

女人憐惜的看著自家囡囪已經有些發青的臉色: 聽話,穿上。娘是大人,扛得住。

等雪停了,娘再去割一點茅草來,不過得要出

太陽才好曬。夜那麽的漫長,寒風呼號。

大雪下了好幾天。

娘,你冷不冷?

可暖和了,不冷。

女人只覺得自己眼前看到了溫暖的火光,渾身像是沐浴在熱水中。

“囡囡,要聽話啊。”她喃喃道。

第二天一早,小女孩搖晃著她已經僵硬了的身體,嗚咽道: “娘,囡囡會聽話,娘,您醒一醒。

【沒有合適的保暖措施,那就只能被凍死。不能外出,也不能做工,還有可能被餓死。】

【另外,氣溫降低就影響降水,接踵而至的幹旱、冰雹、蝗災等氣象災害,又讓土地減產甚至顆粒無收,作物整片整片的死亡。大批大批的人被餓死,或者是成為流民。】

“崇禎元年,全陜天赤如血。五年大饑,六年大水,七年秋蝗、大饑,八年九月西鄉旱,略陽水澇,民舍全沒。九年旱蝗,十年秋禾全無,十一年夏飛蝗蔽天……十三年大旱……十四年旱”①

隨著旁白的聲音響起。

仙畫中出現了幹旱到開裂的土地、見底的河床與水塘,以及漫天的飛蝗。

無數人拖家帶口離開家鄉,衣衫襤褸。

年邁的老者和弱者死在路旁,屍體一個不注意就被拖到了陰影裏。易子而食。

餓極了的人是沒有理智的,當他們到達下一個縣城和村鎮的時候,往往會發生流血沖突,然後隊伍如同滾雪球一樣逐漸擴大增加。

剛才正在感嘆風雅的文士們戛然而止。

就算是心裏想著,這些泥腿子的命和我有什麽關系,但最起碼也知道此時肯定不宜說出口。裝,也得裝出個憂國憂民,心懷天下的樣子來!

民間。

善感的人已經眼含熱淚,感同身受。

有人哭道: “賊老天,是真不給人活路啊!”

這天災呀,走過無數風雨的老者沉重的搖頭, 老天想讓你死,有太多的辦法。雪災,緊接著又是大旱,又是蝗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