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上可九天攬月(八)(第2/4頁)

漢武帝劉徹愣了一下,然後撫掌大笑: 看看,看看!朕就說這其中必有蹊蹺。比起剛才那讓人忽悠了幾句就點頭的傻子,還是現在後世女子的這個猜測更得他心!他霸氣的一揮袖子: 不錯,秦是水德又如何?朕還非要把它給壓下去不可!

讓後世看看,誰才是正統!

落下閎欲言又止:………陛下,您是不是忘了,仙畫是說這樣做不準,不準呐!

劉徹開心了,贏政不爽了!

他臉色鐵青,即使是仙畫展示了秦朝將士們的威武氣勢也沒法讓他的怒氣平息下來。

“豎子爾敢!”

奪了他大秦的江山也就罷了,居然在水德一事上還要壓大秦一頭。

簡直欺人太甚!

殿中的士卿們也都一個個怒發沖冠,紛紛出聲討伐起這位後世囂張無禮的帝王,群情激奮。若是劉徹在這裏,恐怕是走不出大殿。

民間。

劉邦吹了聲口哨,哈哈大笑: 這小子不錯,我喜歡。而且還和他一樣,姓劉。

樊噲趕緊把他從窗邊拉了回來: 喝多了吧你,不要命了?!沒看到下面站著的秦人都已經怒視過來了嗎?

阿房宮停了,社會氛圍也自由了很多,之前的巡查時還查出很多利用秦法空子霸占田地的吏目,此時的贏政,威望正盛。

因此,秦人們也都很不忿。

哼,欺人太甚!

【所以, 《太初歷》的被選中,其實更多是因為政治上的考量。和後世的程朱理學和各種學一樣,不過是工具罷了。】

【鄧平更像是一個善於揣摩帝王

心思的投機者,而並不是一個只追求事實真理的嚴謹的天文工作者。】

【這也是封建時代的特色。歷法,除了天文學之後,還是一門政治學。】

明朝。

禦書房內,朱棣忍不住道: 歷法並不是工具那麽簡單,更是朝廷的威嚴所在。那些藩屬國,都要順從君主國的歷法才行,不然的話就是背主!朱楠少年時候也是被名師教導過的,對史書很熟悉: “宋和西夏不就是這樣?”

宋朝時,西夏李德明遣使向宋朝請求頒布歷法,為此,還修葺使館,修築道路,來迎接頒歷的聖旨和使者。這其實就是表明西夏想要成為宋朝的附屬國。

宋朝。

蘇軾也想到了這段歷史,唏噓不已,對身邊的王朝雲道: “西夏使用我朝歷法三十年,一直都還算不錯。大中祥符元年的時候,先帝還賜李德明“守正功臣”的稱號。結果寶元元年,李元昊賊子野心,居然稱帝,頒布了自己的歷法。

王朝雲好奇的問: 後來呢?

“還好有小範大人!”蘇軾笑道,將範仲淹與西夏作戰撿了幾件事與王朝雲說, “後來,仁宗年間,西夏再度歸降,我朝次年又向西夏頒賜《崇天萬年歷》。

可見,歷法代表的是一個國家的威權,也是一個國家的顏面。

仙畫在繼續講《太初歷》的那些糾葛——

【對此,司馬遷和落下閎應該都是有些不忿的。】

【司馬遷在自己的《史記·歷書》中,對鄧平和他創下的八十一分法提都不提,反而是收錄了自己根據傳統計算方法寫的《歷史甲子篇》。】

【落下閎呢,雖然在《太初歷》中擔任了計算的工作,但是之後就直接辭官了,從此歷史上再無音訊,估計是回老家巴郡繼續研究自己的算術和天文去了。】

【倒也挺好。】

長安的城門外。

落下閎從馬車上掀起簾子,看了看這座大漢的都城,自己生活了好些年的地方,心情一時之間有些復雜。

有人疾馳而來: 落公。

落下閎嘆一聲: 太初歷的計算如此疏漏,我無顏再待在長安,不如回到巴郡去吧。

他不喜天文這種純粹的東西摻雜太多政治和勾心鬥角的算計。

與友人聊了半天,最後落下閎道: “太初歷在八百年後,將與實際的天時差上好幾日。或許,到時候也會有其他人來糾正它吧。

和友人告辭後,落下閎坐上馬車,最終還是離開了長安。

【當然,也有人認為司馬遷並不是這樣想的,落下閎也贊成以律為歷的做法。但這個說法好像也解釋不了司馬遷只字不提鄧平和太初歷,落下閎辭官不受以及他所留下的“八百年後”的事情。】

【總之,歷史真相早就掩埋在了時間的風沙裏。】

【我們現在知道的就是太初歷並沒有撐過八百年,經過了188年,因為其中的誤差,就被東漢的天文學家們廢棄了,然後重新回到了傳統的“四分法”計算方式。】

……

落下閎有點惆悵,沒想到自己竟然是以這樣的方式辭官和離開長安的。劉徹看他的表情,冷哼一聲: 落下卿,你是否對朕有所不滿?落下閎心裏一凜,趕緊回道: “陛下,臣可不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