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後續(二)(第2/4頁)

石頭砌成的熔爐內,出現了一種半凝固狀的呈現高溫金紅色的流動液體,一位年老但手極穩的工匠用鐵棒攪動了一下,讓這種半凝固的液體蘸在鐵棒的頭頭上。

就這樣,一層一層。

孫思邈和閻立本在一旁觀看,。

孫思邈有些緊張: 不知道這法子能不能真的吹出玻璃。

閻立本倒是輕松多了: “道長放心,之前我們也曾試驗過,雖然還做不到像是仙畫那樣透明無雜質,但是比原先的琉璃要好多了,堪稱絕景呐。

因為都知道要先搞定玻璃透鏡才會有顯微鏡,所以這一年來,將作監可是將如何制造玻璃放在了

第一位,按照仙畫上出現的那幾個畫面,試驗了很多次但還是覺得不夠理想。

後來工部有侍郎在古籍中查到,北魏時期曾經有大月氏商人前來教授吹玻璃之法,閻立本立刻想到去請教西市中相關的西域商人,許以重金,甚至是驚動了李世民,許了一個小爵位給他,終於尋到了接觸過的西域匠人,得到了一些線索。

才知道,這是用的原料出了問題。

西域那邊用一種石英砂來制作玻璃,用的就是吹制。閻立本又去請教了方士——這天底下所有的方士們正好都被集中在了長安研造火藥呢——然後這事兒就被孫思邈給知道了,趕緊過來自薦。

閻立本這才一拍腦袋,他還真把孫思邈也是天下聞名的煉丹師這個事兒給忘了!總之,可以說說舉全國之力,在各方的努力下,歷經了半年多,這玻璃總算是搞出來了。

工匠鼓起腮幫子,將鐵棒一端的玻璃液吹成了一個小小的像是燈泡一樣形狀的瓶子。吹玻璃十分累,吹了幾個後腮幫子老疼。

“現在先熟悉熟悉,然後再來制造你要的透鏡。”閻立本解釋道。孫思邈很欣慰: “無妨,我都等了這麽久了,不在乎這一時片刻。”

又這樣過了大半個月,有一日,閻立本

的小廝匆忙來尋孫思邈:“道長,道長,我家老爺讓您趕緊過去將作監,說您要的東西做出來了!

孫思邈一聽,直接飯也不吃了,起身就走。

剩下出診了一上午餓得要死的徒弟趕緊往自己嘴裏塞了幾口: 師父,你等等我啊!他也想去看啊!

將作監已經人山人海,不僅有原本就在那兒的工匠,工部的人和挨著的幾個部門的人都趕過來看熱鬧,連工部尚書李大亮都聞訊而來。

“我看看,真的是像小房間一樣的東西!”

工匠們爭先恐後的把頭湊過去。

果真有意思,這就是那啥細……細胞?“快去找一只螞蟻或者小蟲子來瞧一瞧。”

孫思邈過去的時候看到的就是這樣的景象,那是一個看上去極為小巧精致的東西,用黃銅鑄成,看上去和仙畫中出現過的顯微鏡非常的像。

“孫道長,快來看看。”工部尚書李大亮和將作少監閻立本趕緊把這東西交予到他手上。

孫思邈有些激動,將顯微鏡鄭重的放好,眼睛湊過去,看到在顯微鏡下,薄薄的小木片呈現出如同蜂窩一樣的組織結構。

這就是之前胡克發現過的木的細胞,但是仙畫後來說了那只是死去的脫落的細胞膜。這時候有人抓來了一只小螞蟻。

將螞蟻放在鏡子下,原本小小一只赫然放大,讓他都有些膽戰心驚,可以清晰的看到螞蟻的口器、螞蟻的腳上面的毛刺...

原來這些讓人從來沒有放在心上的小東西,竟然真的長得如此猙獰可怕!

李大亮和閻立本都看過了,李大亮呵呵對閻立本道:“看來,我大唐的《顯微圖譜》怕是要落在你身上了。

有誰能比閻立本畫得更好呢?閻立本笑道: 這也是卑職所願。

兩人聊著的時候,孫思邈已經拿針戳了一下手指,擠了一滴血液在那顯微鏡下,大家都屏息靜氣的等待著。

孫思邈低下頭,看了半晌,又擡起頭,臉上帶著又是驚喜又是疑惑的表情。閻立本急忙問: “孫道長,可是看到了遊來遊去的小動物?”這是現在的普通人對於細胞和微生物的理解,那就是他們無處不在,像是遊來遊去的小動物。

“可以看到似乎

的確是有活物,但是卻看得不清楚。”孫思邈道, “我覺得可能是倍數還不夠。

估計這顯微鏡的倍數介於胡克和列文虎克之間。

閻立本和李大亮也都看了,的確是如孫思邈所說。

閻立本看向旁邊的工匠,工匠知其意,道: “可以再琢磨琢磨。只是估計還得花費上一段時日。

孫思邈笑道: “不打緊,這麽久咱們都等了,也不差這一時半會了。”

將作監做出顯微鏡的事情早就被呈到了李世民的案頭,不出片刻他就帶著李治興沖沖的過來了,拿著顯微鏡擺弄了老半天,充分體會到了當時歐洲那些貴族們愛看放大鏡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