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生物學,農學和醫學的地基(一)(第2/5頁)

路小柒繼續放了一次李時珍《本草綱目》的目錄。

天幕前的人們這次被提醒,的確發現了這目錄整理得非常的清晰,也非常詳盡,幾乎涵蓋了自然界中的所有物種。

【還有東晉郭璞所著的《爾雅音圖》,開創了動植物描述的圖示法,將插圖玩得爐火純青,可惜的是原版已經失傳,現在重印的版本只能看到梗概。】

正在建康城中擔任著作佐郎的郭璞一臉茫然: “啊?”沒想到仙畫居然提起了自己。

已經下了羅浮山,正在南海郡著手建學堂的葛洪則哈哈大笑: 郭璞!他與郭璞可是舊識。

當時永嘉之亂南下的時候他們就認識了,郭璞同樣是也是修道之人,同樣喜好煉丹,和自己頗為投緣。只是後來自己對朝政時局心灰意冷,隱居在了羅浮山,而郭璞卻還是繼續在當官。

只不過,葛洪嗤笑一聲,現在這時局,估計郭璞當官也當得不會很開心,說不定還隨時有性命之憂。

他對鮑姑說道: “我打算給郭璞修書一封,邀請他來南海郡,說不定還能成為我們學堂裏的老師。

郭璞是真正有才之人,不是那些沽名釣譽之徒。

【明朝時期除了李時珍,還有一個人也做過很多關於植物方面的研究。那就是朱元璋的第五個兒子朱棣。敲黑板,這個字念su,第四聲。】

【朱元璋在登基前把他的那些兒子們的名字全都改了一遍,也不知道這位朱楠之前的名字是不是叫狗剩。好了,這是玩笑話,說起來這位朱棣可比朱家後面的那些酒囊飯袋的藩王們好多了。他讓人編撰的《普濟方》在中醫方劑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普濟方》!

李時珍點點頭,對身邊的兒子和徒弟徒孫們說道: “《普濟方》的確是一本好書,

你們都要好好的研讀。

他在《本草綱目》裏就引用了很多《普濟方》裏的方子。周王殿下雖然年輕時期不太靠譜,但是之後卻改邪歸正,堪稱一代賢王。

李時珍在心中嘆息,若是現在的藩王們能有一點點像周王,也不至於淪落到仙畫中說的明末的慘像。

而洪武年間的金陵皇城。朱元璋氣得嘴都要歪了:你才叫狗剩,你全家都叫狗剩!

氣死朕了!

不過待他冷靜下來之後,心中浮現起來的卻是狐疑:朱楠?自己那個“強搶民女、射殺校尉”的混蛋兒子朱楠?這也就算了,他居然還擅離封地!

於是,朱棣被他一道聖旨給趕到雲南去了。

去年才讓他重新回到自己的封地。

等等……朱元璋想起來了,去年的時候他那個混蛋兒子好像的確是給自己獻過一本醫書,就叫這個《普濟方》,說是他安排大夫們編的。

當時自己什麽反應來著,好像是破口大罵他“古今至蠢者”,又罵醫書不過是不入流的東西。朱元璋想到這裏,不由輕咳了一聲。

倒是沒想到,自己從仙畫裏聽到的為數不多的對大明對老朱家的正面評價,居然是來自這個讓他一直覺得傷腦筋的兒子。

“來呀,讓周王進宮來見朕!”等等,把燕王也給朕叫過來。正好可以一起看。太子喪事之後,這幾個藩王都還沒走呢。

【後期,朱棣被自己的親哥哥朱棣猜忌,政治上失意,索性在自己的封地上開始潛心研究植物學。他從醫學改為研究植物學是因為在饑荒中看到饑民悲慘,所以想要找出更多的可供食用的植物來解決饑荒。】

朱棣的車隊正前往雲南。

和任何一個王府的車隊一樣,馬車、騎兵、護衛和仆傭,浩浩蕩蕩。

路邊的流民們看到之後都避得遠遠的,即使是來不及躲避也都趕緊下跪,不敢多看一眼。朱棣掀開簾子,好奇的看向他們。

為什麽這裏會有這麽多的百姓?叫個人來問話。一個衣衫襤褸,面容愁苦的老者被叫了過來。

老人家,你們這是要去哪裏?為何不在家耕地?

老者嘆一句, “貴人有所不知,今年天災不斷,小老兒的家鄉

洪水剛過又來旱災,地裏面顆粒無收。小老兒和鄉親們無奈,只能背井離鄉,看看能不能在外面討得一口飯吃。

朱棣默然,原來是饑荒的流民。

他嘆一聲,讓侍衛給了這位老者一些幹糧。一路南行,路上的景象觸目驚心。

【為此,朱棣派人考察了自己的封地周圍各州縣,還在自己的園圃內種植了四百多種植物,並且試圖消除一些植物的毒性看看是否能讓它們變得可食用。】

【朱棣後來寫下了《救荒本草》一書,開了應用植物學的先河。李約瑟,對,就是咱們視頻裏經常出現的李約瑟看了《救荒本草》之後,稱贊朱楠為一個偉大的人道主義者,一個偉大的開拓者。】

李約瑟的頭像冒了出來,附帶了一個豎起的大拇指,和一個大大的贊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