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醫生的二十四小時(二)(第2/3頁)

朱元璋輕哼一聲,又是漂亮國!

他現在已經搞清楚了,這最近的幾百年,登台亮相的就是歐洲和漂亮國。

為什麽他會覺得不爽呢,因為仙畫每次在提到這些的時候都會“順便”再提一嘴明朝。朱元璋已經打算派使者經由陸路去現在的歐洲瞧一瞧了。傳教士能來,他們的使者也能過去嘛。有什麽好東西還能帶回來。

至於那什麽漂亮國,等寶船造出來了再說。

【1540年的時候,德國化學家瓦勒利烏斯·科爾都斯發現用乙醇和硫酸蒸餾可以得到一種揮發性的氣體乙醚。但是他沒有想到乙醚也可以用於醫學。時間到了1846年,漂亮國的牙醫莫頓向當時的物理學家和化學家傑克遜教授請教,如何才可以無痛拔牙?】

【傑克遜教授這才想起了化學中乙醚的神奇之處,於是就向他推薦了乙醚。】莫頓和傑克遜用了一條狗來做試驗。

他們制造了一個大的玻璃罩鐘,然後將裏面注滿了乙醚氣體。

莫頓將活蹦亂跳的小狗放入到罩鐘之內,小狗很快就變得行為遲鈍,幾分鐘之內就陷入到了昏迷之中。

莫頓又把小狗抱了出來,不管他如何擺弄,小狗都一動不動。

他和傑克遜看著懷表計時。

過了一會兒,小狗就慢慢的醒了過來,重新變得活蹦亂跳。

“有用!”莫頓驚喜極了, 但我覺得還得拿人來試試。

他決定自己親身上陣,他用浸滿了乙醚的手帕捂住了自己的口鼻,然後成功的昏迷了過去,直到十幾分鐘後才醒過來。

傑克遜在旁邊驚嘆: “我從來沒有想過化學制劑有一天可以用在醫學中,而且居然能發揮出這麽大的作用!

【莫頓醫生為病人成功的做了無痛拔牙,也引起了當時的外科醫生們的主意。於是在當年的10月16號,麻省總醫院的創始人沃倫博士和莫頓一起,用□進行了一場公開的切除先天性下頜腫瘤的手術。】

【這是麻醉史上最重要的一天。】

病人平靜的躺在病床上,而他下頜的腫瘤已經被割了下來。在他的不遠處,放著一個莫頓特制的乙醚吸入器。

往常總是回蕩著病人哀嚎的手術廳裏,此時卻是一片寂靜,鴉雀無聲。坐在台下的醫學生們和教授們驚訝之極。沃倫博士放下自己的手術刀,觀察了一下病人的生命體征,確定沒事之後,終於露出了笑容。

他對所有人大聲宣布: “今天我們見證了奇跡的誕生。先生們,這絕對不是欺騙!這就是發生在我們眼前的事實。

乙醚!

所有的大夫們都瘋狂的記下了這個名詞,和蒸餾□的場景。至於怎麽蒸餾,乙醇又是個什麽東西,暫時不清楚。不過,那不重要,先記下來再說。

倒是孫思邈和葛洪在看到那些蒸餾器具的時候,隱約的感到了那麽一點點的熟悉。

他們煉丹也不是只需要一個丹爐燒火的,煉丹的很多材料都是需要事先預處理的,於是就有各種不同形狀的器皿。

這蒸餾器具雖然復雜,但兩人細想一番就能明白其中用處。

莫非,這就是化學?葛洪脫口而出。

他對這所謂的“化學”似乎稍微摸到了一點點脈絡了。

葛洪決定等搬到山外之後就去找工匠打一套這樣的器具,沒有透明的琉璃,可以用其他材料來試試。

而孫思邈就簡單多了,直接去找將作監就好。

說不定都不用他找,將作監就能提前把這東西給做出來。人比人,氣死人。

·

【消毒滅菌的概念要比麻醉劑的出現晚十幾年。】

【微生物學之父巴斯德發表論文認為,手術後出現的一些並發症都與空氣中的微生物有關。他的這一觀點被格拉斯哥大學外科學教授約瑟夫·李斯特看到。李斯特心想,那空

氣中的這些微生物是不是在手術中被消滅呢?他開始尋找各種辦法。】

【李斯特在這之前就意識到了手術物品應該保持幹凈。為此,他經常覺得自己和同事們格格不入。】

李斯特正在清洗自己的雙手和手術用具。

旁邊的醫生看到了,表示不認同: “李斯特,作為外科醫生,手術服上的血跡是我們的榮耀,是地位的象征,你正在清洗掉自己的榮耀。

李斯特溫和解釋:比起這些,我還是覺得只有幹凈的環境才能讓病人的手術更加成功。

同事聳了聳肩,用嘲弄的語氣感慨: 噢~~愛幹凈的李斯特!

張娘子皺起了眉。

雖然她覺得林醫生的洗手法子有些太麻煩了,但是她自己也有每日清理用具的習慣。給病患割疥瘡的小刀,還有金針,每次用完都是要用水清洗過的。

她看到仙畫中那些遍布著陳舊血跡的醫生服,還有殘留了膿血的手術刀時,臉上露出了嫌棄的神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