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醫生的二十四小時(二)

隨著醫生的動作,男人響起了聽著都讓人覺得毛骨悚然的哀嚎聲,然後是烙鐵接觸皮膚發出的滋滋聲

一本日記出現在了天幕上。

來自於某位接受了當時手術的病患——這種錐心的疼痛實在是無可名狀。我看到給我手術的醫生的臉也同樣慘白,他的眼睛也冒出了血絲,表情流露出悲傷、恐懼,甚至有點可怕。”①

【外科先驅,英國的外科醫生羅伯特·利斯頓在當時就被稱為“速度之王”!據說他的每場手術平均不超過三分鐘。】

… …

截肢啊!

蒙恬、衛青、趙子龍……無數的武將和士兵們軍醫們在天幕前發出感嘆。

原來截肢也算是外科手術嗎?

軍營中的人,誰沒有見過截肢呢?一場戰爭下來,缺胳膊少腿的人多了去了。有的中了箭傷或者是被石頭砸中,傷口紅腫,有經驗的軍醫們就會讓他截肢。

這也是在賭命。

不截,一定會死。截了,有可能會活。

受傷的士兵肯定會選擇後者,忍住劇痛,去賭那一線生機。因此,仙畫中的哀嚎聲,他們多多多少都聽過,此時心情略有些復雜。

華佗很快就要去到軍營中了,知道截肢可能會是自己面臨的一大挑戰。他暗自在腦海中模擬了一下,若是遇到截肢,用金針加上自己的麻沸散,可能能讓疼痛減輕不少。

但如果遇到很多病患,那就沒轍了。

或許也只能這樣硬上。

張大貴是明朝的一位劊子手,負責砍頭的那種。

他的業務能力還不錯,經常能收到罪犯家屬的紅包,希望他砍頭的時候能夠利落點,讓犯人少受些痛苦。

聽到這裏的時候,張大貴嘟囔道: “要是速度快就可以的話,俺也能成為一名外科醫生。”

【羅伯特·利斯頓還會邀請現場的觀眾來為自己倒計時,非常刺激。】

【對,你沒有聽錯,那時候的手術毫無無菌和消毒概念,簡直像是一場街頭的雜耍表演,是有觀眾的,還可以公開的賣票。】

術。】

在一間類似於劇場但是比劇場小的房間裏,利斯頓正在進行著他的“截肢手術表演”。

在下面的觀眾席上,坐著的有病人的家屬、前來旁觀的醫學生們,以及圖刺激買了門票進來觀看的好事觀眾。

可憐的病人身上綁了繩子,但為了血液循環,繩子往往不能綁得太緊,因此他的上半身和下半身分別被利斯頓的兩個助理壓住,免得他因為疼痛而劇烈掙紮。

主角利斯頓登場了,帶著他的彎刀。

先生們,來計時吧,我將會在五分鐘之內結束我的手術。利斯頓自信驕傲的向觀眾們道。

觀眾席上響起了掌聲。

利斯頓的刀很快,隨著病人的尖叫,銀光閃過。

但他的助理卻同時也尖叫起來,並且松開了對病人的壓制,捧著自己的手: “我……我的手指!”原來,利斯頓出刀太快了,竟然把助理的手指也不小心給割了下來。

利斯頓睜大眼睛,這才意識到手術出了問題,他趕緊奔過去,一不小心又把手中的刀給摔了出去,然後那刀飛起,割破了離得最近的一位觀眾的衣服和胸前皮膚。

那位觀眾低頭看了一眼,直接暈了過來。現場一片慌亂。

【就這樣,病患因為失血過多而死亡,然後斷指的助手死於感染,而那名被手術刀刺中的觀眾死於心臟病發。利斯頓於是也得到了“血腥利斯頓”的稱號。】

天幕前又陷入到了久違的沉默。

然後是哄堂大笑。

張大貴感慨一聲: 真的不是同行嗎?

良久,有人開口: “那觀眾未免也太可憐了些。簡直是無妄之災。”

他們倒是沒有質疑為什麽有人願意花錢去看這個,因為現在的砍頭也是經常會被圍觀的。血腥,從來都是貫穿華夏古代幾千年的詞語。

只有經歷過截肢痛苦的人,病患以及大夫,沒有笑出聲。截肢死亡,那也太常見了。

就算是當場不死,之後也常常會熬不過去,傷口紅腫、化膿,然後等死。就沒有什麽能讓這些需要截肢的人好好活下去的方法嗎?

仙畫從不讓他們失望——

【但不要覺得利斯頓就是個

庸醫,他造成的悲劇是因為時代的限制,人家是實打實的外科先驅。】

【出了這些事之後,利斯頓覺得這樣下去不行,自己的一世英名即將毀於一旦,而且病人的病痛也得不到緩解。於是他潛心研究,終於發明出了一種手術鉗和腿夾板,可以固定病人。而且還在1846年12月的時候,用乙醚進行了歐洲第一例現代麻醉手術。】

利斯頓的手術鉗和腿夾板到現在都還在使用,只是細節改進了許多。

因此路小柒找起圖片資料來並不費勁。

【為什麽要強調是歐洲?因為世界上第一例乙醚手術是1846年10月在漂亮國進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