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醫生的二十四小時(一)(第2/4頁)

編導問: “白班是早上七點半到晚上六點?”

“其實是八點,不過我會給自己預留一點吃早餐和準備的時間,所以會七點半到。至於下班時間嘛,規定是五點半,”林醫生笑起來, 但基本上那個點是走不了的,反正我每天回到家都是八點多了。然後我今天是值班,所以要在醫院宿舍睡,隨時待命,明天上午八點才可以回去。

“那相當於是24小時?”

對。

醫學生們的誓言也回蕩在古代的天地之間。

天幕的放大效果更是讓它顯得神聖無比,一下子就擊打在了無數醫生大夫們的心裏。“除人類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

有人在心中喃喃重復,有人情不自禁的跟著念了出來。

一聲一聲,匯為洪流。

張仲景的學生也跟著念出了聲。

見到自己的老師看過來,他不好意思的撓了撓頭: “剛才的瞬間忽然就覺得心潮澎湃,然後就跟著念了。

張仲景撫須一笑:“確實讓人心潮澎湃。”連他都覺得身為醫生,身上被披了一層神聖的光環,而責任更重,身負人類健康之使命。

這和小時候第一次讀到諸子百家聖人之言的那種心情又是不一樣的,這是獨屬於醫生的誓言,獨屬於醫生的使命感。

孫思邈正在和李世民一起觀看仙畫。

他嘆道: “八年!”

李世民不解: “道長,八年並不算久吧?若是小童,從垂髻之年隨著父輩研習醫書,八年也不過到舞勺之年。這樣的並不鮮見。”

“陛下可是忘了之前仙畫曾經透露過一二的現代教育?”孫思邈道, 這醫學院估計和農學院一樣,也是需要

讀過多年書才能考進去。而且據微臣在民間行醫這麽多年發現,小時候就學醫未必就醫術就好,相反,讀過書的人學醫往往能事半功倍。

李世民若有所思的點點頭。

也就是說,這位林醫生讀書多年,學醫又八年,行醫又八年……放到太醫署中,當太醫博士也是可以的了。

而恐怖的是,現代的醫學院,這樣的人是一批一批的培養出來的。

另一邊,林醫生出來後,天幕前的嬴陰嫚、義妁、鮑姑、孫英娘和張娘子、王小娘子等睜大了眼睛。

這位林醫生是一位女醫生!

義妁站在客棧房間內的窗戶前。她雖在長安城中安頓了下來,但因為初來乍到,這段時間的行醫並不是很順利。

義妁難免會覺得有些沮喪。

但看到天幕中這位林醫生,忽然就覺得心情舒朗了不少。似乎找到了某種勇氣。孫英娘的眼睛裏都放著光。

這林醫生的容貌雖然並不出色,穿著打扮也和唐朝相去甚遠,但是她看上去是那麽的.……與眾不同。她的神情看上去不卑不亢,和人說話總是平視,從不低頭,聲音不算宏亮但是卻很大方。

還沒展現出自己的醫術,只是一個亮相,這種現代職業女性的形象一下子就征服了孫英娘。不過,後世的醫生,出診的時間未免也太長了些吧?

孫英娘還搞不懂三點五點是什麽意思,但聽明白了林醫生要到第二天才能回家。這可比她見過的醫生們都要辛苦多了!

【神經外科被譽為是外科領域上的皇冠,因為神外醫生的手術刀面對的是人類最精密也最神聖的器官:大腦。在這裏,華佗的開顱手術得到了實現。UP主今天可以看到神外科醫生的工作日常,心裏也有點小激動。】

被叫過來和曹操以及他的謀士們一起看仙畫的華佗,騰地站了起來。

雖然他和曹操的“開顱術”一說純粹是後世的編撰,他也一笑置之,但心裏也不是沒有嘀咕過這

個東西。

難道在後世,腦袋真的能被打開?

曹操的五官都扭曲了起來,想起當時仙畫中那把鋥亮的利斧,感覺自己後腦勺都在泛涼。難道這後世真用斧頭劈開腦袋不成。

他麾下的大將典韋顯然也是想到了那把斧頭,贊嘆道: “此

婦人神勇可嘉!”掄得動斧頭,砍得開腦殼!這外表文文弱弱的倒是看不出來……

【林醫生七點到達醫院,簡單的吃了早飯之後,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和上夜班的醫生交接,看看昨天晚上的病人們有沒有出現什麽意外情況。】

林醫生吃的粥和包子,還有白煮蛋。

“早餐必須要多吃一點,因為我們的午餐基本是不定時的,經常能拖到兩三點。”林醫生道,指了指辦公室裏的糖罐, 那裏有糖,專門給低血糖的人準備。

吃完早飯,辦公室裏的人也漸漸來了,開始交接工作。

然後要開會。

每個主治向主任匯報自己負責的病人的情況,今天要做的手術。然後一些比較難的手術,大家在一起討論要怎麽處理更好。

會議室比較小,只有攝像大哥一人進去,路小柒留在外面隔著玻璃拍,聽不到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