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盤點十大名醫,長壽的秘訣(十九)(第4/4頁)

有人甚至打算嘗試一下在自己的畫裏面融入一些類似的風格。而被點名的張仲景和後世的一些“儒醫”們眉頭緊鎖,心思甚重。張仲景卻不是因為後世女子對自己醫書的質疑。

相反,他自己通讀醫書,知道若是對之前的醫書全盤接受,沒有絲毫自己的觀點,這才是真正可怕的事情。而他寫的醫書,代表的就是他自己的思想。

若是年輕的時候,他可能會覺得惱羞成怒或者是氣憤,但現在他卻很淡然。

經歷了這麽些年的診病經歷,張仲景已經形成了自己的“道”!

這是他的道。

學他者生,像他者亡。

他只是為後世中醫學的發展感到擔憂和惋惜。

不過,張仲

景對於仙畫中提到的那些現代醫學裏的理論卻頗為好奇,並且恨不得現在就驗證一番,看看能不能運用到自己的“醫道”裏面去。

… …

【還是那句話,《黃帝內經》、 《傷寒雜病論》本來沒什麽問題,後者就是張仲景本人的一些經驗心得,他的確是這樣想的。但後世將其奉為圭臬,完全沒有想過在醫學一道上或許還有其他的研究路徑和研究方向,這就有些不對了。】

【這同樣是對於權威的迷信。】

【他們覺著,《黃帝內經》都寫了人體是這樣的,《傷寒雜病論》裏都說了人體是這樣的,那它就是這樣的!】

【另一方面,儒家的聖人講“身體發膚受之父母”,前期還好,後期的儒生們更是將聖人言奉為了金科玉律。在這樣的氛圍和環境裏沒人敢打解剖的念頭,連提都不行。】

【清朝有一位醫生,叫做王清任,他就比較有質疑精神。覺得這些典籍上記錄的肺腑實在是不明不白,立志要親自看看肺腑到底長什麽樣子。但王清任找不到解剖的機會,於是他就自己去亂葬崗上觀察屍體,又向劊子手們請教,就被人指責為“教人於背骼堆中、殺人場上學醫道矣”。】

青年王清任忍著不適,站在刑場上觀察著死刑犯的屍體——當然了,路小柒肯定不會放血腥圖片,絕對符合社會和諧標準。

劊子手見又是他,笑了聲:“你這醫生,不好好坐堂出診,盡來看著這腌場面!”世人都愛看砍頭,但像他這樣湊近來看的,還是少數。

劊子手問:“看出什麽東西來了嗎?”

王清任點點頭,索性和劊子手聊了一會兒,問了些問題。劊子手指點他:“你若真是對這些感興趣,去城外十裏處的亂葬崗吧,那裏爛腸爛肚的屍體多得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