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盤點十大名醫,長壽的秘訣(十二)(第2/5頁)

【也是頗為神奇,估計錢乙自己也想不到。】

碩大的藥盒光芒四射的出現在了仙畫裏,占據了最中心的位置。

某位德高望重的穿著後世唐裝的老演員,笑容可掬的舉著它,語氣鏗鏘有力:XXX牌六味地黃丸,治腎虧不含糖!

天幕前的錢乙沉默了:..

這六味地黃丸雖然他目前還沒有配出來,但是可想而知,以他的風格肯定是配給小兒吃的。所以後面到底是出了什麽錯?

友人朝錢乙揶揄道:“這六味地黃丸,不知你這兒還有沒有?我倒是想要替朋友求一丸……”錢乙面無表情的瞪他一眼。

友人哈哈大笑。

後世的李時珍也忍俊不禁:“六味地黃丸的組方的確是精妙無比。現在已經成為治療腎陰虛的基礎方了。

同行友人笑道:“若是有水平的,往上面加減一二,沒水平的,直接拿錢乙的方子。哪位大夫沒開過六味地黃丸呢?

而百姓之中也有人將這藥丸的名字偷偷的記在了心裏,打算哪天去醫館問一問。當然,咳咳……不是他要吃,是朋友要吃,懂?

仙畫及時將大家逐漸跑歪的想法拉回了正軌——

【錢乙呢有一個不靠譜的家庭,他小的時候,媽媽就死了。他爸本來擅長針灸,平時還能家裏攢點收入。但他也喜歡喝酒,忽然有一天喝得醉醺醺的之後就要東遊海上,然後就這樣消失了。還沒長大的錢乙被他的姑姑收留,然後跟著姑父學起了醫術。】

【他姑父在歷史上並沒有記載,只知道大概是個鄉下的郎中,並不是什麽名醫。所以也由此可見,錢乙本身在醫學上就是很有天賦的。】

轉眼成為了青年錢乙,在姑父給人出診的時候他已經可以配合給病患紮針。回到家,醫書手不釋卷,通宵達旦。

【通過錢乙也能看出來,到了唐宋朝的時候,因為書籍和科舉的興起,民間的教育開始有了長足的長進。你們看看,之前的華佗、張仲景、皇甫謐、葛洪,一個個都是士族,名門之後。因為只有士族才是識字的,也只有士族才擁有醫書等物,才有讀書的資格。】

【那時候民間的醫生被稱為“草頭醫”,基本上和江湖騙子沒什麽區別了,是不太被人信任的。】

【而錢乙呢,卻是真真切切的出自於平民階層。這就是教育和科技發展的重要性。】

錢乙看著天幕,回想起往事,心裏浮起酸澀之意。

父親雖然莫名其妙的就消失了,或者說離家出走了,但在他記憶裏,他在的時候還是有歡樂的。只是歡樂有多少,後面的痛苦也就有多少。

若是有朝一日他有機會,或許還會去找一找父親,問一問他為什麽要拋下自己走掉。鹹陽宮內。

贏政輕微的點了點頭,表示對仙畫的認同。

自從他發現了人才的重要性,又從商君書中“愚民”的政策中調轉了頭之後,就愈發的意識到了教育的重要性。

書本的重要性。

再往上追溯,那就是造紙術和印刷術的重要性。只是……他掃了一下殿內的士卿貴族們……不能操之過急。

【關於錢乙本人的記錄其實並不多,UP主也不清楚他是因為什麽契機忽然將注意力轉到兒科上面

來的。但要感謝他的這個決定,華夏古代因此真正的有了“兒科”這一分支。】

【在他之前呢,兒科是沒有分出來的,也沒有專門的大夫,反正小孩子生病了就隨便看看。很多大夫“寧醫十男子,不醫一婦人,寧醫十婦人,不醫一孩童。”】

【錢乙曾經寫了一本醫書《小兒藥證直訣》,弟子閻季忠後來收集整理出版的時候,在序言裏面寫的這一段,就能看出當時兒童治病的窘境,簡直讓人觸目驚心!】

憤怒的青年在紙上寫下:“曾目見庸醫妄施方藥而殺之者,十常四五”。①【百分之四五十的死亡率啊!就問你可不可怕!】

【但是錢乙,就可以做到“使幼者免橫夭之苦,老者無哭子之悲”②。他很

會觀察,聽哭聲、看面色,對付小朋友很有自己的一套,再結合自己的豐富經驗,很快就能斷定小孩子得的是什麽病。】

中年錢乙正在給一個四五歲的小朋友看病。

小朋友有些害怕,錢乙溫言軟語,神情極又耐心。久而久之,小孩也放下了戒備。

錢乙又遞給他一個撥浪鼓,逗得他嬉笑連連。

趁此之際,錢乙伸手在他的肚子上按了幾下,細心的查看他神情上的變化。

是如常嬉笑還是會蹙眉喊痛。

一連串的功夫,已經把查體和把脈這樣的工作都給做完了。

張娘子對身邊的王小娘子道:“看到了沒有?對待小孩子的確是要有這樣的耐心和技巧。”

來她這兒看病的,小孩子也挺多的。

王小娘子連連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