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盤點十大名醫,長壽的秘訣(二)(第3/5頁)

【一份餃子一份祛寒湯。老百姓們吃了之後,渾身發熱,將寒氣從身體裏趕了出去,凍瘡也就慢慢的好了。】

【人們為了紀念張仲景,冬至吃餃子也就慢慢的流傳了下來,所謂“冬至不吃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就出自這裏。】

【張仲景還特別擅長方劑,中醫裏的十大名方,他就貢獻了四個,小青龍湯、大承氣湯、小柴胡湯、五苓散。這裏面就連up主這個不是學醫的也聽說過小柴胡湯,赫赫有名呐。】

【而且張仲景特別為貧苦百姓著想,很少開特別名貴的藥方,用的都是常見的普通藥材。】中年張仲景在遊歷天下的時候見有人請了巫祝來為一位老者做法。

他相詢之下才知道,這位老者剛剛經歷白發人送黑發人之痛,老伴也悲傷過世,成日精神恍惚,昏昏沉沉,就想讓巫祝做法來安神。

巫祝做法走後,張仲景自薦為他診治,熬湯喂老者服下。沒想到半日之後,老者就清醒了過來,不再渾噩。

圍觀眾人以為他用了什麽貴重藥材。

張仲景笑道為眾人解釋: “其實不過是甘麥和大棗而已。這世界上哪有什麽鬼神呢?不過都是些騙子罷了。甘麥和大棗可安神,調心,正好對症。

【他的《傷寒雜病論》裏面收錄了269個方劑,被稱為“方書之祖”,現在中醫院的學生們依然要學這本書,可見其地位的重要性。】

【而《傷寒雜病論》也是他一生之中最重要的成就!】【要聊這本書,就必須聊一下當時的大環境。】

在張仲景之前的年代,宮廷之中,甚至是民間的百姓人家,都在努力的記著仙畫上出現的這些方子。

甘麥和大棗都不算難得之物,關鍵時候這種湯方可是能救命的。李世民凝神想了想: 這甘麥大棗湯好像朕都曾經喝過。這醫聖出手果然不同凡響。

孫思邈卻隨著仙畫的提醒想到了這位醫學先輩當時所處的環境,不由得眯起了眼,總覺得仙畫要像之前一樣,拋出一些了不得的言論!

他也顧不上自己的丹爐了,站起了身。

小童有些不解自己的師傅為何忽然變得如此端凝緊張,甚至是如臨大敵一般。

師傅?

孫思邈摸了摸他的顱頂,淡淡道: 建安年間,大疫盛行啊!

【在張仲景生活的建安年間,是華夏古代史上瘟疫頻發的一年,或者也可以說是華夏瘟疫史的一個開端。現在大家都知道,瘟疫來自於病毒病菌的傳播,只要人口流動變多,瘟疫自然就會慢慢的變多。像秦朝的時候,瘟疫可能就是麻風病,也就是癘。後來,和匈奴西域那邊的來往變多,各種不同的病毒也就隨之而來,東漢末年三國時期就是這麽一個病毒的爆發期。】

路小柒剪了一個後世比較常見的病毒傳播小視頻。

在顯微鏡的放大下,一只老鼠身上布滿了病菌。

它溜到一戶人家,身上的虱子就留了下來,然後這些虱子在主人身上寄生,病菌也就跟著帶了過去。

一個個像是小球但是上面又有著許多觸手突起的病毒附著在人身上。

當這人在和家裏人一起吃飯的時候,病毒從唾液裏混入到了飯菜中,然後進入到了家人口中;當這人在公司上班的時候,忍不住打了一個噴嚏,病毒就被沾染在了他的桌椅和面前文件上;當這人在電梯裏和其他人擠著的時候,病毒在呼吸之間就被他呼出到空氣中。

東漢。

張仲景本來端坐在書桌之前寫脈案,書桌旁的窗戶被打開,透過窗戶他可以看到天幕。但看到這一段時,他的呼吸卻忍不住變得急促起來。

這是……

這是!

他將手中毛筆一扔,也顧不得脈案,直接奔到了室外,站在天井之中,甚至還踉蹌了一

下,可見其心情之激動。

原本散在四處忙活著的弟子們也都圍了過來。

師父,瘟疫!有弟子驚呼出聲,'帝顓頊有三子,有一子常居江水,被稱為“瘟鬼。'③

那些仙畫上出現的各種奇形怪狀的東西難道就是“瘟鬼”?

有風吹來,張仲景的衣袖被吹起。

他喃喃念道自己聽到的: 瘟疫來自於病毒病菌的傳播……病毒病菌是何物?不止是張仲景,各個朝代能夠看到仙畫的醫生大夫們都沸騰了。

孫思邈皺眉在想,那不斷放大的景象是否是由那奇形怪狀的儀器所看到的?那儀器又是什麽?李時珍失手打碎了身邊的茶杯,茶水潑在身上卻全無感覺,驚駭道: 就是這些造成了瘟疫?

老鼠、一起吃飯,然後聚集?

張仲景倏地轉頭對弟子道: “若仙畫為真,那是否可以推斷,滅鼠、不一起吃飯、不和人聚集就能避免瘟疫的傳播?古時秦建遷癘所,後人認為殘暴不仁.…

難道遷癘所的處置措施才是正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