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一十九章 郭德林乖孩子(第2/3頁)

負責人開口道,“既然哪怕以後兩人產生正面的沖突,受害人一方,並不能在羅旋同志那邊取得明顯的優勢,那麽羅旋同志,又何必要這樣做呢?”

聽了這位負責人的話,在場的其他同志,一時間都陷入了沉思。

確實,要從雙方實力對比上來說。

別看郭德林整天橫沖直撞,無所顧忌的。

但真的要說號召力和影響力,他和羅旋比起來的話,還差的遠呢!

郭德林大不了人糾結3,50號人,已經不得了了;而羅旋要想搖人的話,估計是用“千”來做單位。

其次,郭德林沒錢。

由於他們沒有固定的收入,這就導致了郭德林的那幫子家夥,很難持續投入大量的資源,和對方進行長期對抗。

還有一點,羅旋這邊是在忙著搞生產,而郭德林那邊是在搞破壞。

人心何所向?這還用問嗎,一目了然的事情……

因此,很顯然雙方的實力就不在一個層級上嘛。

但是在座的各位之中,也有人提出了不同的意見:“我聽說這個羅旋同志,是個刺頭。有時候,他不但不聽上級的招呼,而且還敢於和上級對著幹。

還有啊,啊,這個我也只是聽說,如果並不是那麽符合事實的話,那麽大家聽聽也就算了。”

那人打完預防針,隨後繼續說道,“我還聽到有群眾反應,羅旋同志這個人,心胸似乎並不是那麽開闊……有不少的群眾,都說他很護短。

甚至簡直可以稱得上是有仇必報……啊,同志們,如果從這個角度來看待這件事情的話,不知道大家會不會,得出不同的判斷呢?”

現場又是一片沉默,因為誰也把不準,這件事情到底是怎麽回事?

而剛才那位同志所說的,羅旋這個人很護短,基本上是有仇當場就報……

對於這一點,大家雖然說沒有親眼見過。

但通過羅旋以雷厲風行的手段,裁撤掉那3家效益低下的小廠子的作風上來看。

大家心裏面也一致認為:這家夥,確實也能幹的出來。

但是可能歸可能,凡事都得講究一個證據。

畢竟是正兒八經的部門,誰也不會學郭德林那種二貨,全靠一通胡來。

所以今天在指揮部裏面開會,大家說來說去,最終也沒拿出一個統一的意見。

沒辦法了,那就只有等到情況調研組把信息反饋回來之後,再做決定了。

恰在此時,已經趕到德綏縣的情況調研組,剛好打回來電話,請示下一步的行動方案。

於是,辦公室裏的人紛紛把目光投向位領導。

“讓情況調研組的同志,先盡快趕到西京城吧。”

魏領導臉色平靜,“我這邊會安排相關人員,請機場那邊提供配合,盡快給他們安排飛蓉城的航班。

務必爭取趕在那趟列車進站之前,讓情況調研組的同志,能夠及時進入蓉城火車北站,對羅旋同志進行行程方面的核實。”

這一個安排非常的穩妥,不偏不倚。

原本在座的有些人,還以為魏領導,會使用一個“拖”字決。

沒成想,人家為領導大功無私,公事公辦,毫不偏袒於任何一方。

按照魏領導剛才的指示,如果情況調研組一切順利的話,那真還能搶在羅旋乘坐的那趟列車進站之前,及時抵達蓉城。

如果按照計劃。

情況調研組假如能夠在火車北站,當面確認羅旋本人確實在那一趟火車上的話……

那就足以證明這件事情,的的確確和羅旋無關……至少是和他本人無關。

至於說另外有沒有人,實在是看不慣郭德林的做派,要從中橫插一杠子替羅旋出頭?

甚至是不是羅旋授意別人,去替他幹的這件事情?

那就是另外一說了。

至少從那個時候開始,整個事件的調查方向,就得做出一些調整、就不能直接針對羅旋本人,展開進一步的調查了。

這是方向性的問題,不能不重視。

等到魏領導做出了妥善的部署之後,辦公室裏又陷入了一片安靜。

恰在此時,負責治安的那位負責人緩緩開口道,“同志們呐,我們是不是忘記了另外一個、相對來說比較關鍵的人?”

“請說。”

“李會計!”

現場之人陡然一驚,“李會計?”

有人說了:“怎麽可能呢?據和郭德林走的比較近的趙三,和另外一位女同志供述,這位李會計是有求於郭德林的。

既然如此,李會計還巴不得郭德林的實力,變得更強大一些,他又怎麽可能去害他呢?”

另外有同志點頭附和:“這位李會計啊,我也是接觸過幾次的。

他給我的印象就是一個唯唯諾諾、膽小本分的人。而且就像剛才這位同志所說,李會計是有求於郭德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