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七十七章 海外代理權(第3/4頁)

怎麽樣,請問羅同志,你願意和我公司合作嗎?”

羅旋沉吟道:“我只能有前提條件的,答應你接手海外銷售代理權。

而不會同意貼牌生產……當然,如果另外簽訂一條協議,只做貼牌,也是可以的。”

“但絕不會同意,將我們的直銷產品的代理權,交給你的同時,一邊還替你貼牌生產。”

對於這一點,

羅旋說的很堅決,“那樣的話,勢必會造成管理上的混亂,最終引發不同系列產品同質化、甚至是竄貨。”

向生聽完,

心裏不由暗自吃驚:沒看出來啊!

眼前這位年輕人,心思可真夠縝密。

他不禁考慮的極為全面,而且知道不同銷售渠道的產品,款式、質地還不能同質化。

更讓向生驚訝的是:羅旋居然還知道貼牌生產,這種操作模式?

大陸果然藏龍臥虎,不敢小覷。

在這個時期,還沒有外商進來投資辦廠……至少在表面上,是不可能允海外許獨資辦廠的。

因為這是一個大方向,誰也不能違反:絕不接受資本家的剝削和壓迫。

這是高壓線。

就像眼前這位向生:他其實很了解海外家具市場的風向、以及價格體系、運作模式這些方面。

而且在向生手裏,還有一些最新款的家具設計圖紙。

按理說,他完全可以去東南亞找一個生產廠家,給他貼牌生產家具。

甚至是直接開辦一家工廠都行。

但信奉“商業渠道萬萬條,只求把其中一個環節做專精”的他,並不想介入生產環節。

這和國企追求‘大而全’的理念,是截然不同的。

一個擅長在流通領域發揮專長的公司,一旦介入生產環節之後。

表面上看起來,好像是節約了不少的采購成本、增加了利潤空間。

其實不然。

銷售型企業和生產型企業,它們需要的管理人才、和管理理念都是截然不同的。

開辦一家家具廠,需要涉及到土地是買工業用地,還是租賃廠房?

是和當地簽訂幾年的保稅協議、還是直接報稅?

另外什麽投資環境是不是安全、穩定。

還有工商,環保,稅收、工人的日常管理,生產安全保障,消防、人事、財務管理,供應鏈的暢通、物流中轉……這些方方面面的瑣碎事情。

哪一個環節出現一點點的問題,就會導致整個產銷環節的停滯。

哪有那麽簡單!

向生擅長在流通領域廝殺,如果讓他分出精力去涉足生產領域的話,勢必會造成嚴重的分心。

結果就是眉毛胡子兩頭抓,啥也整不好。

按照向生的打算:只要天競時興家具廠的產能跟得上、能夠及時把貨物裝船就行。

而向生自己的貿易公司,只管去拿訂單、去海關報關,最後收錢就了事兒。

這才是他應該幹的,而且也能幹的好的份內之事。

“那麽這個海外總代理權的協議,該怎麽簽訂?”

向生知道糊弄不了對方,而且他也沒想搗鬼。

只不過爭取自己的利益最大化,這是商人的本份。

可目前,

在整個交易展覽會的主辦方那裏,就沒有現成的、所謂的《國營xx廠產品海外總代理權》合同模板。

所以,

要想簽訂好這份合同,貿易商和生產商還得在現場商量、敲定每一個細節。

“保證金300萬元。”

羅旋開始漫天要價:“海外市場年銷售額,不得低於500萬。”

“講咩啊?矼多保證金……怎麽可能?”

向生哈哈大笑:“羅同志,我們公司和你們廠,對於現金流的認知,是不一樣的。如果我把這麽一大筆保證金交給你們廠,我一年得付多少的利息?”

向生是港商,他考慮問題會從純商業角度方面去下手。

而羅旋這邊是集體性質的企業。

對於資金需求方面的東西,並不在這類企業的考慮範圍之首:能被上級信任,這才是它們首要考慮的東西。

比如天競時興家具廠,如果沒周轉資金了。

那就向公社、向十裏鋪公社打報告,申請財政支援就是了。

甚至都不用向縣裏伸手。

十裏鋪公社可以從別的工礦企業賬戶上,挪用資金給家具廠,讓家具廠拿去周轉就行。

哪需要談什麽利息!

兄弟單位麽。

反正大家都是同屬一個老板,那些工礦企業賬戶上的錢,又不是他們的。

現在讓他們拿出來,誰敢不掏?

惹毛了的話,十裏鋪公社甚至可以搞集資、可以讓全體幹部職工,包括教師生產隊的社員們……

嘿嘿,都懂的。

而流動資金,對於一個企業來說是多麽的重要,這不言而喻。